| 杭建春 文 |
马山有一道美食,主材并无海参,味鲜却胜海参,古时谓之曰“海参肉”。沿传至今,已然成了乡宴席上人们心心念念记挂的大菜。马山人视之如尊,吃客们嚼同珍肴。
关于这道海参肉,有一则久远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一天,隐居马山的许叔微,正在家给人看病,忽然有人来报,说是有位自称韩世忠的前来拜访。许叔微一听,是老朋友来了,赶紧叫人请来厨子烧菜做饭。被请来的厨子得知宴请的是“抗金名将”韩世忠将军,看着灶间里的一条草鱼、一刀猪肉、几张肉皮、两只猪爪、一把竹笋,有些踌躇,但思纣片刻便动手烹制了起来。
吃饭辰光到,开席不久,厨子端来一海碗大杂烩上桌。许叔微请韩世忠先尝。韩世忠看这道菜,汤色清爽,内容丰富,就搛了个嫩白滑爽的鱼丸,送进嘴里,入口即化,鲜香无比。又搛了个圆润饱满的肉丸,一口下去,紧致的肉糜瞬间化作霸道的浓香,冲击味蕾,使其忘却了儒雅吃相,咂嘴有声。接着吃了块烂熟如酥的猪爪,喉舌间津涎顿如细流,焖香暗浮。又有碧绿生青的野笋,清香袅绕,丝丝缕缕,缠绵悱恻。更有一条条蜷曲如海参的奇形之物,吊人胃口,勾人馋虫。
二人十分诧异。许叔微诧异的是自己家中并无海参,怎会有海参上桌?韩世忠诧异的是,如此稀珍的海参,真让老友破费了,实在有点不敢担待。厨子看出了二位的诧异之色,上前解释道:“韩将军远道而来,您俩又是故交,不敢怠慢,但又无像样食材,我只能用肉皮油炸水发仿制成海参,以表心意。”
韩世忠听后朗声说道:“海参肉,好!”许叔微倍感体面。海参肉的美名就这样被传扬开了。
有民俗学者对故事内容作了解读,认为它反映了马山人既爱面子,但不图其表的、淳厚实在的待客之道,恰巧又起到了主客双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