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15日发布的2023年度报告显示,美国现阶段无家可归者人数超过65万人,创2007年开始统计这一数据以来新高。专家分析,多重原因导致无家可归者与日俱增,比如房屋租金攀升、贫困问题以及新冠疫情期间实施的房客保护措施失效导致房客遭驱逐现象增加。
美联社15日援引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报告报道,今年1月统计的美国无家可归者人数达65.3万人,同比增加70650人,增幅12%。无家可归的个人同比增加近11%;流落街头的有孩家庭数量增加15.5%,逆转这一数字自2012年以来的下降趋势。
无家可归者较去年增多的主要原因在于首次流落街头的人群急剧增加。在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的2022财政年度,首次无家可归者较上一财年增加25%。
系统性种族歧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这份报告显示,非洲裔在美国总人口中占比约13%,在无家可归者中占比达37%;拉丁裔在美国总人口中占比约19%,占无家可归者的33%。与去年相比,增加的无家可归者中超过一半是拉丁裔,这些拉丁裔无家可归者增加了39106人,同比增幅28%。
此外,无家可归的退伍军人同比增加7.4%。美国政府202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1月全美无家可归的退伍军人超过3万人。
根据这份报告和媒体解读,多种原因造成美国无家可归者增加,例如房租持续攀升。美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信息显示,最近几年本国房租显著上涨。2022年,房屋租赁环境可谓“极具挑战性”,房租涨速甚至超过先前年份的两倍。
美国房地产经纪公司雷德芬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全美公寓租金中值虽然开始有所下降,但仍比2019年同期利好房地产市场前上涨22%。现阶段,全美公寓租金中值与2022年8月这一数字达到最高纪录的2054美元相差无几。
美联社注意到,休斯敦、达拉斯、圣何塞等多地的无家可归者人数有所下降,但这一现象有“注水”嫌疑,因为有些地方仅靠取缔无家可归者营地、驱散无家可归人群来“美化”相关数据。
曾任联合国极端贫困和人权问题特别报告人的菲利普·奥尔斯顿表示,在发达国家当中,美国唯一坚称“人权不包括免于死于饥饿、免于无钱就医、免于在极度贫困环境下成长的权利”。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