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天下

以色列重开边境口岸

发现哈马斯大型地道,车辆可通行

  这张以色列国防军12月17日发布的照片显示,以军地面部队在加沙地带发现一处大型地下隧道。 (新华社)

  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17日首次开放连接加沙地带的凯雷姆沙洛姆口岸,允许人道主义援助物资通过口岸进入加沙地带。

  以色列国防军同一天发表声明,称以军在加沙地带北部与以色列交界的埃雷兹口岸附近发现一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大型地道,这是以军迄今在加沙地带发现的最大规模地道。

  首次开放口岸

  以色列政府17日说,运载援助物资的卡车当天首次通过凯雷姆沙洛姆口岸进入加沙地带,共79辆。

  凯雷姆沙洛姆口岸由以方控制,设备完善,能迅速处理大量卡车过境,近期一度用来安检向加沙地带运输援助物资的卡车。不过,那些卡车在这一口岸接受安检后,需绕道拉法口岸进入加沙地带,导致大量援助物资迟迟无法到位。

  加沙地带共有三个口岸,分别为北部埃雷兹口岸、东南部凯雷姆沙洛姆口岸以及南部拉法口岸。前两个口岸与以色列接壤,拉法口岸与埃及接壤。

  埃雷兹口岸由以色列国防部管理,是以色列和加沙地带之间的主要人行通道,也是持有以色列工作许可的巴勒斯坦人前往以色列工作的重要过境点。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埃雷兹口岸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哈马斯在拉法口岸的发言人瓦埃勒·阿布·奥马尔说,眼下,每天120辆运载燃料和天然气等援助物资的卡车从拉法口岸驶入加沙地带。

  只是,现阶段进入的援助物资对当地民众来说仍是“杯水车薪”。美联社援引数据报道,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前,凯雷姆沙洛姆口岸每天会处理约500辆驶入加沙地带的卡车。

  发现最大地道

  以军17日发表声明说,在埃雷兹口岸附近发现一处哈马斯大型地道。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这处地道距离埃雷兹口岸仅400米,位于地下约50米处,长度超过4公里,宽数米,车辆可通行,终点位于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地区。地道由钢筋混凝土建成,配备电力、通信、通风和污水处理设施。

  以军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15日视察这处地道时告诉媒体记者,这是以军迄今在加沙地带发现的“最大(规模)地道”。

  按照以军说法,这处地道的高度和宽度是先前发现的哈马斯地道的几倍。以军在这处地道中发现武器和巴方武装人员。

  美联社报道,以色列军方、情报部门以及政府官员因未能提前发现哈马斯10月7日偷袭以方境内军民目标而备受批评。

  以军另一名发言人尼尔·迪纳尔解释称,以色列安全部门先前未发现这处地道是因为地道入口位于一座停车场地下、“逃过”以方无人机和卫星成像技术侦测。

  哈马斯方面暂未就以军宣布在埃雷兹口岸附近发现大型地道作回应。

  止战呼声不断

  以色列和哈马斯本月初结束维持数天的临时停火后,国际社会发出的停火止战呼声不断。法国外交部长卡特琳·科隆纳17日访问以色列时敦促冲突双方应以释放更多被扣押人员为目标“立即停火”,并开启“政治解决”冲突的进程。

  法方同时就法国外交部一名雇员在加沙地带拉法市避难期间遭以军空袭身亡表示谴责。

  英国和德国外交部同样敦促,鉴于本轮巴以冲突导致太多平民遇难,以色列和哈马斯需实现“可持续”停火。

  先前临时停火斡旋方埃及的多名安全消息人士17日告诉路透社记者,以色列和哈马斯均对新一轮停火和释放更多被扣押人员持开放态度。

  哈马斯就埃方说法回应称,任何磋商的基础是“以色列停止侵略”。

  临时停火另一个斡旋方卡塔尔证实,致力于以色列和哈马斯“恢复人道主义停火”的各项外交工作正在展开。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