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天下

全球气候治理凸显三大趋势

气候问题“不平等”日益凸显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近日在阿联酋迪拜闭幕。从本次大会可以看出全球气候治理凸显三大趋势:能源转型和技术创新成为全球迫切要求;气候问题“不平等”日益凸显,亟待实现“气候正义”;全球气候治理成败系于“落实行动”。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基于各方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所预示的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1世纪末全球升温幅度很可能超过1.5摄氏度,要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也有难度。

  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气候行动刻不容缓。据COP28主办方介绍,本次大会注册参会人数超过11万人,在历次缔约方大会中规模最大。

  “化石燃料”是本次大会的焦点议题,这不仅凸显全球气候危机正在急速加剧,更表明从高碳到低碳、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已成为全世界的迫切要求。

  绿色低碳发展正成为全球经济新的重要推动力,由此催生的各类新业态、新技术迎来巨大发展机遇,释放强大新动能。

  此次大会期间,气候谈判的会议室外,来自发展中国家和气候脆弱地区的代表、环保人士等一直在呼吁实现“气候正义”,要求“发达国家尽快履行资金和减排承诺”的呼声十分强烈。

  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刊发研究显示,全球约90%的过量碳排放源自美国等发达国家。基于历史责任、发展阶段和各自能力,《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均明确提出发达国家有义务率先大幅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等支持。

  在资金方面,发达国家曾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至今未兑现。在技术支持方面,发达国家转让意愿、公共投入和支持均远远不足,导致发展中国家大量技术行动方案无法有效落实,能力建设存在差距。

  目前全球减排状况之所以跟《巴黎协定》的目标有差距,发达国家不兑现承诺、不履行义务是重要原因。这不仅是在回避自身责任和义务,更将挫伤各方实现目标的信心,削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信。

  可以预见,随着气候危机不断加剧,在未来全球气候治理中,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法律义务和道义责任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关于“气候正义”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本次大会,近200个《公约》缔约方最终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公正转型等多项议题达成“阿联酋共识”。依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说法,“在我们这个四分五裂的世界,COP28可以表明,多边主义仍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的最大希望”。

  国际社会普遍评价,COP28取得重要进展。但正如大会主席苏尔坦·贾比尔所说:“协议好坏取决于执行情况,这一历史性共识只是道路的开始。”

  《公约》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指出,《巴黎协定》全球盘点清楚表明,全球气候行动“还不够快”,国际社会必须全面落实《巴黎协定》,所有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毫不拖延”地将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公约》秘书处多次强调,气候多边进程要把着力点放在兑现承诺行动、加速转型创新和加强团结合作上。

  出席COP28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强调,中方认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必须雄心与务实兼备,关键还是在于务实行动、在于兑现作出的承诺、在于与雄心相匹配的实施手段的切实到位。(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