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景区“场景革命”风潮正持续加热

  今年是无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文旅)成立十周年。十年时间,各景区“场景革命”风潮持续加热,通过创意手法将不同的跨界元素重组融合,不断深化消费者对置身场景中对于互动、体验、沉浸的诉求。曾经千篇一律的“网红风”“滤镜风”逐渐退出文旅的场景营造,越来越多个性化的场景被打造起来,满足了无锡市民以及外地游客游玩的需求。

  构建“附近”的生活场景

  78岁的杨阿婆每天7点来到梅园景区,先去开原寺吃碗素面,到景区里看看花草,随后找个位置坐下,赏下当季风景……杨阿婆这个“习惯”已有十年,她家住杨巷新村,从家步行到梅园仅600多米,“它越变越美,场景越来越多,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足。”这样的案例,在无锡各个景区时常上演。

  梅园公园管理处主任陈方舟表示,一个好的公共空间对于“归属感的营造”极为重要,而新烟火主义下的场景,正是社交空间和文旅消费空间高质量发展和转型的方向之一,也是对消费者附近生活的重新构建。打造梅园莫奈庄园IP的理念便是由此而来,“累了,在景区里有地方坐下赏景,饿了能在店内吃到火锅,渴了有地方畅饮,这难道不是在景区游玩意义所在?”

  “我已经十年没有来过梅园,没想到整个景区都不一样了,有好吃的森林火锅,有‘一棵树’酒吧,有别致的茶室……”80后外企工程师小白说。

  “审美自由”成为经济密码

  今时今日, “审美自由”渐渐成为人们“经济自由”之外的新追求,对新场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万万没想到,一朵菊花竟成了秋冬的主角。从秋分到小雪,“无锡赏菊”的相关话题相继冲上各平台的热搜,继1992年和2007年之后,今年是无锡第三次承办中国菊展,却是首次开启由企业承办纯市场化运作的先河。200万的游客接待、近2900万元的营收、超8500万次的新媒体浏览量……事实证明,在新一代消费群体眼中,美可以融入生活,融入消费方式,也可以引领生活,这是体会生活的一种渠道,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交生活方式。在无锡,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美,不可取代,悠久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了它们独有的魅力。

  自身场景营造优势化

  如今,利用自身的场景营造优势,成为新一代“吸客留客”的利器,也是当下集聚人气、带动区域发展的不二法宝。鼋头渚的樱花、红嘴鸥,均是成功案例。每到秋冬季节,数以万计的西伯利亚红嘴鸥会迁徙南下,不远万里来到无锡过冬长达数月,并且数量逐年增多,成为鼋头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蠡湖里的水上运动,更成了文旅体融合的招牌。体育健身、旅游看景、购物观影,“蠡湖码头旁边就是万象城、大剧院,风景好文化氛围足,作为周末、小长假旅游打卡点,非常好。”旅游达人小微说。无锡太湖鼋头渚旅游集团总经理林波认为,无锡水上资源优势明显,通过发展水上运动,为旅游产业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当前,旅游产业正在从传统观光型向深度体验型转变,水上运动为景区引流,美丽风景为水上运动增色,这种相互赋能、双向奔赴正是文体旅融合的魅力所在。

  近几年,蠡湖水岸越来越多的咖啡馆、书吧、步道,公园越来越多。在社交媒体上,在湖边骑行追落日、看展、球类比赛成了标配,河畔随处可见跑步健身、聊天休憩、拍照打卡的身影,“可亲可近的水上生活”成为真实写照。

  (晚报记者 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