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天下

国际局势前瞻:

2024年,这些大事或将改变世界

  伴随新年钟声,2024年到来了。俄乌与巴以的硝烟仍在弥漫,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引发伦理争议,气候变化问题愈发严峻亟需共同应对,全球多重变局并进,世界“危”与“机”交织。

  新一年,世界向何处去?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苏浩,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郭宪纲和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吴沈括,就2024年国际局势发展进行前瞻。

  俄乌与巴以,硝烟何时散?

  俄乌对峙局面,将迈入第三个年头。“目前来看,俄罗斯可能会逐渐占据主动,甚至是优势。”对于俄乌局势今后的走向,苏浩预测道。

  苏浩指出,随着时间推移,乌克兰要想达到既定战略目标已很困难,而美国和欧洲国家也需要认真思考,如果一如既往对乌克兰军援,可能最后的结果会低于预期。

  苏浩表示,反观俄罗斯,正面阵线上俄军“越来越强”,前不久俄总统普京明确表示,俄方目标不仅限于顿巴斯地区,下一步还可以考虑敖德萨。这实际上是一种“进两步退一步”的方式,最终确保能控制顿巴斯。

  对于2024年欧洲国家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郭宪纲认为,“欧洲国家可能会调整‘追随美国,制裁俄罗斯’的政策,和俄罗斯恢复经济往来,特别是能源方面的合作,因为这符合欧洲的利益。”

  国际上另一个热点是仍在持续的新一轮巴以冲突。截至目前,这场以色列与哈马斯组织之间的冲突已造成逾2万人遇难,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愈演愈烈。

  针对冲突能否在2024年收场,郭宪纲认为,“以色列逐渐认识到,完全消灭哈马斯是不可能的。

  大选与右翼,国际“棋局”怎么走?

  2024年还有一件大事可能给国际局势带来改变,那就是美国大选。

  针对未来选情,苏浩指出,此次大选基本还是回归到了现任总统拜登和前总统特朗普这两位“老对手”之间的对决。

  苏浩认为,目前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正在凸显,不断加息导致通胀压力大。拜登政府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吸引外资的效果都不明显。而在外交领域,虽然拜登已将欧洲国家捆绑在美国的战略框架内,但俄乌局势正出现不利于乌克兰和美西方国家的情况,巴以冲突也让美国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

  不仅如此,苏浩认为,“美国国内还有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政治的撕裂,社会的撕裂,种族的撕裂,这些问题凸显出来,对拜登的支持率很不利。”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参选之路荆棘遍布。截至2023年底,特朗普面临的刑事指控多达91项,科罗拉多州和缅因州都已裁定其丧失在当地参选总统的资格。

  尽管官司缠身,但目前数据显示,特朗普的民调支持率高于拜登。对此,苏浩分析称,“特朗普虽然有明显劣势,但他恰恰会利用这些劣势,变成吸引选民目光的优势。

  AI与气候变化,人类命运将如何?

  如果说2024年有很多“看得见”的威胁,那么“看不见”的威胁同样在悄声逼近。首当其冲的,就是关乎人类子孙后代如何安身立命的全球气候暖化问题。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苏浩指出,“从整个人类角度来说,各国都应该负起责任来为防止气候变暖发挥作用。”

  对于如何采取措施,苏浩分析称,虽然国际社会取得了大致共识,诸如需要减少对石化燃料的使用等。但涉及具体目标,仍存在很大分歧,这都是下一步需要尽快展开的工作。

  2024年,另一个“看不见”的威胁,是人工智能(AI)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AI技术日新月异,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逐渐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享受AI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人类也不得不考虑如何与AI“共生”。

  “目前世界范围内,AI迅速应用,引发了多样化的安全风险,涉及技术、组织管理和数字内容等多个层面,带来了重大挑战。(未来)需要通过有效治理,降低和缓解各类新风险。”吴沈括分析称。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