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简述
“只是想到医院拍个X光片,也要经历挂号、初诊等流程。”日前,重庆市民周先生在社交平台分享就医经历。他告诉记者,近期他感到胸腔有些不舒服。一位医生朋友为其做了简单诊断,并建议其到医院拍X光片。“到医院后,咨询导诊护士能否直接挂拍X光片的号,却被告知要先挂内科的门诊号,拿到医生开具的检查单后,才能缴费做检查。”按导诊护士指示,周先生走完这套流程共用了两个多小时,而真正的检查时间不到5分钟。周先生表示,医生听了他的描述后,也只开了X光检查单。“这套流程对我这样目标明确的患者来说,不仅费时费力,还要多花一笔门诊挂号费,同时对于原本医疗资源紧张的医院来说,也浪费了医生的时间。”
周先生提出疑问:如果患者诉求只是做检查,医院能否简化流程,让患者直接去做检查,而非先挂门诊号,等医生开单后才能做?
持相同看法的还有北京的刘女士。2023年9月,她想到医院检查视力,也是被要求先挂号问诊。“排了一个半小时的队,才挂到眼科医生的号,用了几分钟时间和医生说明情况后,就去缴费验视力了。”“医院有自己的规定能理解,但也应该多站在方便百姓和患者角度,尽可能优化检查流程,为患者提供便利。”刘女士说。
实际上“先检后医”并非新事物,早在2016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就开放了检验门诊。但不到一个月该门诊就暂停了这项服务,原因是“需求量太大,导致排起长队,一些不必要的检查项目还延长了患者去做由医生开具的检查项目时间,便民功能未能达到最佳效果”。后来大连、青海等地的医院也尝试开设检验门诊,也未达到预期效果。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信息科科长刘剑锋介绍,医院实行先挂号诊断再检查开方是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制定的流程。“患者不一定能准确判断自己所患病症和要做的检查项目,同时医院要保障医疗秩序和规范,而且公立医院主要走医保,需要有门诊来审核这个检查是否必要。”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检验门诊提供的服务是否为病人真正需要的,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开设检验门诊的初衷是便民,但他们既不能下诊断也不能开药,相当于事情做了一半又将病人推回临床科室,并未达到便利的效果。”
“开设检验门诊能改变医院检验科室上午没事干、下午忙不完的状态,也能减少患者排队时间和额外挂号费用,好处不言而喻。”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科长杨龙波说,但是,实施这一举措的困境在于检验互认的壁垒仍然存在,风险管控难度较大、检验医师缺乏。此外,还需要对医院布局和信息化系统进行调整维护。
杨龙波进一步解释道,对不少医院来说,检验门诊很难“想开就开”。一方面部分检验人员只是技师级别,无法确定病人的检验项目是否必要,检验医师也无法为病人开具处方;另一方面,不少医院只认可本院或同级医疗机构的检查结果,若患者误判病情,自行到医院做检查项目,后续极易产生纠纷。
网友闲话
@菜菜爬:曾经膝盖出问题挂号,医生开了核磁共振检查,去核磁共振处预约挂号被告知三天后来院检查,三天后来医院排队两小时检查完又要排队挂号再找医生看结果,求医就诊真是难。
@MOKI铭哥:我们这有方便门诊,但是只是想做检查还是得付挂号费。
@bungdee:问诊是检查疾病不可或缺的,通过问诊叩诊等检查手段,确定需要经过“机器”检查的项目,才是负责任的做法。只有乱开检查项目才是需要整治的。
@LJ:对于初诊患者,当然不可能全都“先检后诊”。但是有些慢病患者只是定期检查,是否可以考虑先检呢?若结果无异常变化,则只需循例用药即可。
@秋刀:严格执行分级医疗就可以了。
@智德律:是时候让AI医生给人看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