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古运河年代久远。由于城市建设与改造,面貌大变,年轻人已想象不出无锡运河古道的模样。
一、几条古水道的溯源
无锡城是个水城或水运之城。它的水道从何而来?这得从古水道说起。3200多年前,太伯南奔梅里,开挖运河,为泰伯渎,是江南最早运河。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开挖古吴水道,即江南运河始基,从苏州至长江,流经无锡,接通伯渎。西面有梁溪河,从惠山流出,是一条很早就有的古溪,极狭,南朝梁大同年间重浚,它是运河与太湖的通道,起到调节旱涝水利的作用。北面有芙蓉湖,至战国时黄歇封江东辖吴地,治芙蓉湖,又称无锡湖,立无锡塘为陂(岸),始有无锡之名。这几条古水道都与后来无锡城区的运河有关。
二、城中直河的变迁
无锡自西汉初公元前202年建无锡城。无锡城形如乌龟,横臥在古运河上。东西由两个半圆合抱。这两个半圆的外圆与内线都是由运河而来,城中直河这条内线,使得龟背圆形更像是太极图一样。这种城形,是人们利用运河的地形,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而成。无锡城一环两抱一线的特点,体现了道法自然、天地平衡、阴阳互抱、和谐共生的思想。
旧县志称,无锡城西距梁溪,东接运河。这里所指无锡城是指子城,其时筑城均分子城(内城)与罗城(外城、外郭)。所谓“东接”指的就是城中直河,简称“直河”,古代又称官河。有作者撰文说是城中直河在隋朝筑大运河以后才出现。但历代志书无此说法,只有汉城东接运河的说法。据志书记载,早在东晋兴宁二年就建有兴宁桥,王羲之舍宅建兴宁寺(崇安寺),为百姓便于过河进香拜佛而建兴宁桥,后改为盛巷桥,此桥在清末地图位于城中直河东侧。
隋朝大业六年(610),敕开江南河,自京口(镇江)至杭州阔十余丈,运河的功能更加扩大发挥,无锡城中直河成为南北航行主干道。两年后,在城中心跨城中直河筑大市桥(东大街之东),并形成商市,这里自此成为商业中心。宋、明先后往南筑中市桥(现崇宁路口)、南市桥(现南市桥巷之东)。元代志书中,就有“水通漕运”的记载,明代唐鹤征的《河渠说》记载“漕艘贯县而行”。运漕船应该较大,表明当时的城中直河较为宽广。明嘉靖时,为抗击倭寇,关闭城门,倭寇去后,漕运船只改道城东羊腰湾外运河。城中直河的运输功能削弱,商业与居住功能增强,河道逐渐被百姓占据而变窄。原宽33米,至新中国成立时仅八九米,有的仅五六米。
清雍正二年(1724),无锡分成无锡、金匮两县,在城区即以城中直河为界,东属金匮县,西属无锡县,两岸的东、西直街街名不变。咸丰、同治年间,因清军与太平军之战,北门下塘街被烧毁,战后重建。民国建立后,因经济的繁荣,两岸原先分段的东、西直街,街名具名化,变得更为繁复。每一段街都很狭窄。1921年,加建新市桥(公花园后门对面,直河之西)。1937年11月,日军侵占无锡,街市遭到焚毁,后重建,1946年,统一命名城中直河东街为中山路。但习惯上大市桥街、寺后门等段仍保持旧称。西街仍分成北门下塘、仓桥下塘街、上塘街(含中市桥上塘、南市桥上塘街)等若干段。三凤桥以北路段基本形成,路宽不足二三米,多以煤渣或弹石铺成。
1954年开始填没部分城中直河段,拆除沿河诸桥。1957—1958年,继续填没城中直河,土方来自新开挖的锡惠公园映山湖。1959—1966年,填没的城中直河经自然沉陆后,逐渐建成中山二路,其西即原直河西街。我亲眼看到刚填完后的情景,只见房屋祼露出墙基,有的原本是吊脚楼,更是祼露出打在河底的木桩,所填之土忽高忽低,这一现象满眼都是,延续数年。第一百货商店对面也有一片高低不平的空地。古泉井猩猩泉就在中山二路上。古井位于胡桥河入口处,始掘于明代,清顾贞观重建,泉水清冽,附近居民吃水均用此水,1953年拓建中山路时,河被填塞,井基被划为王兴记馄饨店建筑基地。附近的吟春书场(解放前原迎园书场)也在二路上。至1980年,从胜利门至三凤桥段的中山一路与二路已合并为中山北路,并拓宽至40米,而三凤桥至南门段的中山南路仍保留着两条路。直到1982年,中山二路有了门牌号。1986—1987年拓宽中山路南段,拆除中山路与中山二路之间的房屋,两条路合并成一条路,拓宽至40多米。这40多米只是比隋朝时河道宽略多。
三、城中运河支流的变迁
元志记载,“城中河凡十有八,皆运河之支流别脉。”其名称历代有所不同,至1929年薛明剑《无锡指南》记载,分别是留郎河、斥渎、胡桥河、水跶河、束带河、营河、玉带河、仓前新河、弓河,再加上城中直河以东的九条箭河。水跶河,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地图上又作水獺河。九箭河在元代已有堙塞,至清代虽尚有河道,大都已不通。最著名的是六箭河即师姑河,分为大河上、小河上,后填塞成为崇宁路。民国周贻白《无锡景物竹枝词》云:“九支羽箭一张弓,十道河流八路通。是处楼台皆近水,无边风月橹声中。”该词描绘当年城中运河景象,令人怀念。
无锡的环城河是龟背圆的,城中直河是背梁脊骨,而西城内玉带河、束带河等主要河流却是方形、长条形,连接而呈回环形、块状形;东城内的九箭河呈直线形、条状形,分别形成网络水系,都可以便捷、有效地通往城东或城西运河。东半城以城中直河为弦,形成“一弓九箭”地形。河流将地块分割成若干条块,沿河的街道居民区也成为条形、方形、块形等。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天一生水。无锡城外圆内方的地形正说明天圆地方,龟又体现了长寿祈福,是儒家与道家思想的结合。无锡先人利用自然河道与人工开挖河道,精心设计了城中直河穿城而过、护城河东西相抱、“弓弦箭”相通、“玉带束带”相环、河浜相连、形态多样的水网水系。仅城厢内外就有50多条河流,还有许多条河浜。这些河道表明无锡有着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并适应了以水路为主的旧时地理交通环境。随着城中直河的填没,原来沿城中直河两旁的许多条水流也均填没。许多古桥梁随即拆除,如城中大市桥、中市桥、南市桥等。
伴随着城中直河的填塞,上世纪50年代形成的第一次填河筑路的高潮,主要是城内的河道。其中以1956—1957年最盛。先后填塞玉带河(环形,即现今复兴路西段、石皮路、复兴巷等)、师姑河(现崇宁路)及东里城河、西里城河、北里城河、前西溪、后西溪、东河头、西河头、置煤浜、田基浜、新开河、县下塘、留芳声巷河、西水关河、连元街河等河浜。1958年大炼钢铁时,全市有1000余座小高炉,建毁频繁,废渣遍地,用此垃圾相继填塞驳岸上、学桥河、槐树巷河、锦树里河等河浜。河浜填塞后,经两三年自然沉降,再做路基、路面。进入上世纪60年代,填塞延至城外河道。
四、环(护)城河与
东、西城河的变迁
古代筑城有城壕,以增强防御能力。南方城且往往有几道护城河。无锡即有三道。
束带河是第一道。无锡汉子城位置北至现复兴路,南至西大街,东至现健康路,西至梁溪河。在此周围形成护城河。子城宋代后逐渐堙没,元志记河上有宋尤袤故宅,河绕其居,故名束带河。从地图上看,子城是县衙所在地,束带河就是围绕着县衙,确切地讲,束带河是形容似官员衣袍上的束带,故名。
第二道是无锡的护城河,即围绕城墙(现在的解放路)的环城河。并设有水关节制。北来之水经北水关入城中直河,至南门经南水关再往南流去。在东面,有弓河即护城河。在城北,另有一段从小尖,经南尖,至北水关,为西与北之间的护城河(地图上称西护城河)。过北水关往东则是芋头沿河,亦为护城河,且是元代城墙改造后留下的护城河遗址。
第三道是外城河。明嘉靖后漕船走东外城河。为何不走西城河,旧志记载,“以城西水急,故粮艘多走城东道”。运河由南而来,至黄泥桥,往东经阳春巷,流入羊腰湾段,是为东城河。无锡最早的工厂业勤纱厂就在此地。西城河是自黄泥桥往西,经谈渡河,过太保墩,经迎龙桥、通德桥,出龙船浜,而至江尖渚,与城北运河汇合。西城河易与西环城河混同于一河。西护城河有一段与梁溪河开端重叠。梁溪自太保墩与西城河分流,过西定桥,谈渡河、菰渎先后来合。西南行至仙蠡墩,分而南为马蠡港。元代时,无锡人“‘止称西溪而不言梁溪’,盖当邑城未廓时,合城内之西溪皆梁溪也”。这一古老说法传承至民国。1923年,胡雨人、邹茂如在无锡各报上发表治水计划书,就西门桥、梁溪河道疏通引起争论,1934年,县建设局长张德载拆除西门桥5米小桥洞,拆除阻碍梁溪河道建筑物,梁溪河道自此疏通,西城河也得以缓解。
从1976年开始填护城河,前后经历六七年。这一填塞护城河工程分为东环、北环。东环以南门塔桥下为起点,经槐古桥、东吊桥、光复桥,至吉祥桥。北环由吉祥桥起,经北门吊桥、聚丰园后门,至南尖。两个半环,全长3公里,先筑防空洞,排下水道,再全部填塞。所填河新筑的路称为“二路”,分解放南二路(原塔桥下至槐古桥)、东二路(槐古桥至光复门)、北二路(胜利门至光复门)、西二路(胜利门至小尖)。记得1979年回城读书时,每天天不亮就起身跑环城路。解放东路那一段的护城河我跑步时还有,是最后填掉的。
当时西河头的那条河还在,河原名斥渎,街名斥渎桥巷,俗称西河头,一度称西河里。河岸上有长条石做的石栏杆,有石码头。陆定一故居就在此。20世纪80年代填没。西河头至中山路口有姚宝巷,曾名玉带巷,因玉带河而名。玉带河在新中国成立后填没。我曾到姚宝巷找过王汝霖先生,他亲切地送给我一本刚编完不久的《王氏家谱》。王汝霖与王昆仑曾住同一个院子,为堂兄弟。1997年,西河头并入县前西街。
谈渡河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分段填没,1967年将拆桥石料敲碎后铺于原河道做阴沟用。填没后,建起了无锡衡器厂、汽车运输公司(后为振新路菜场)等。谈渡桥下的河则是耕读河。
也有因城市建设或公园建设需要而改变原有河道的。如横浜本是一条很宽阔的河,有了横浜,才使得江尖渚团团转。2003年建造江尖公园后,横浜仅成为一条狭窄的排水道,通过闸门泄水。而原先的酱园浜与龙船浜早已合二为一,并更名为西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