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2024首届全国儿童哲学共同体峰会暨长三角儿童哲学理事单位第一次会议在无锡协和双语学校举办。来自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长三角地区数十所儿童哲学实践学校、幼儿园以及社会团体的9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就儿童哲学本土化发展分享经验,助推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发掘儿童哲学内涵与新课标导向的契合点、交叉点与生长点,促进青少年核心素养发展。
儿童哲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和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对话和团体探究等方式培养儿童逻辑思维、批判反思、解决问题、获得道德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我国开展儿童哲学相关研究与探索也已有30多年,涌现出了一批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当前,儿童哲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逐步融入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对于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
现场,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智慧研究院哲学教育研修中心副主任古秀蓉、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儿童哲学专委会秘书长洪菊分别分享他们在儿童哲学方面的研究和思考。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圆桌沙龙,探讨儿童哲学的当代实践与未来发展。王俊说:“儿童哲学是哲学教育中的一部分,是一种对儿童思维、视野、格局、人生观等全方位的打造,对儿童逻辑思维的教育、儿童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建构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儿童哲学中国负责人陈晓韵认为,小朋友天性好奇,在幼儿园开展儿童哲学探索,能帮助小朋友理解多元的世界,教给他们一些思维方法,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知道如何寻找答案。“我们为幼儿创造安全的环境,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态,引导他们通过合作在哲思方面获得更多成长,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思辨性思维,让他们拥有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
无锡市协和双语学校、杭州春芽实验学校、上海海富幼儿园的负责人分别分享了学校探索儿童哲学助力教育改革的经验。无锡市协和双语学校作为中国首批儿童哲学先锋学校以及儿童哲学金章学校,近年来积极探索儿童哲学课程相关研究,在儿童哲学课堂实践、教师发展支持和研究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展了哲思日历、哲思驿站、儿童哲学家长工作坊等一批成熟的项目,在提升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和学生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协和双语学校校长林旭从“儿童哲学与道法”“儿童哲学与元认知”“儿童哲学全流程”三个角度分享了学校儿童哲学的课堂样态。她表示,学校开设儿童哲学课已有10年,逐渐从单一的课程升级为跨学科整体实践,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思考者、拥有完整人格的美德践行者。“10年来,我们培养出了大批具有好奇和探索精神、拥有思辨和创新思维,内心和智慧丰盈的孩子,同时培养了一批教师,成为儿童哲学的实践者、思考者和爱好者。”林旭说,“希望儿童哲学这朵智慧之花能在越来越多学校生根发芽,在越来越多儿童心里慢慢成长。”
当天,无锡市协和双语学校督学孟晓东宣读了《全国儿童哲学共同体宣言》,号召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坚持“以儿童为本”的思想,激发儿童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儿童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儿童的自我认知和判断力,并期待有更多的团体加入全国儿童哲学共同体,为推动儿童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不懈努力。 (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