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聚焦无锡两会

如何吃得更健康更便利,委员们献策——

预制菜,不妨先预制规矩 助老餐,可以多模式推进

  民以食为天。如今,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早已从“吃饱”上升为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怎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不同群体的饮食需求,在今年无锡两会上,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关键词:“餐饮新秀”

  预制菜不止方便更要健康

  只需简单加热或烹调,就可以轻松享受一顿丰盛美食。预制菜凭其方便快捷、风味多样等优势,成为餐饮行业的“新秀”,但也因为品质参差不齐、信息缺乏透明度等问题引发争议。

  “如何兼顾安全、健康、营养等消费需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民进无锡市委建议,在质量方面,应尽快建立统一的预制菜标准,引导预制菜向高品质、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相关行业和企业应加强自律,强化预制菜产品的质量控制,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在监管方面,应建立一套涵盖原料采购、加工制作、运输储存、市场销售等环节的追溯体系,确保全流程可追溯;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如可以定期对预制菜开展抽检并及时公示抽检结果,为消费者提供参考,并倒逼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在此基础上,还应督促相关企业客观、如实做好产品宣传,并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如生产企业应准确、清晰标注预制菜产品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信息;餐饮经营企业应标注或告知菜品是否为预制菜,给消费者充分的选择权。

  关键词:“特医食品”

  解决“想买买不到”的尴尬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是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市政协委员胡勇指出,特医食品市场需求量大,但尚存在患者使用特医食品缺少临床医师和营养师专业指导,从医院、药店等专业渠道购买特医食品的路径尚未完全打开,相关医保政策还不明朗等问题,导致患者想购买特医食品缺少路径、医生想给患者开特医食品开不出来的尴尬。

  胡勇建议,在全面提升无锡医疗机构临床营养学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应围绕临床营养、特医食品研究开展医保制度改革创新,积极对上争取,探索特医食品单独医保编码,单独设立患者知情同意自费收费通道,让患者和消费者能够通过专业渠道精准获取特医食品;推进全市三甲医院科学、规范建立医疗机构特医食品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医院准入、退出、进出库、处方权、不良反应监测、临床试验等内容,积极破解特医食品进医院难题,让医生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出特医食品并指导使用,以更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关键词:“惠老助餐”

  幸福晚年从可口饭菜开始

  老年群体的一日三餐,事关晚年幸福。“民革、民族宗教、共青团组”的政协委员们聚焦老年人用餐问题,提出打造“幸福食堂”,为老年人就餐提供便利、创造条件。

  提案中,围绕留守、独居、高龄老人在解决一日三餐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商业餐饮+”“养老机构+”“政府食堂+”“移动助餐+”四种模式——社居委组织信誉好、有爱心的餐饮服务企业,利用小区物业用房建设“老年幸福食堂”,并在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给予价格优惠;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政府购买服务挂钩,探索“1+X+N”助餐服务模式,即依托一个养老服务中心中央厨房,在X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设立老年食堂,并在有条件的小区拓展设立N个助餐服务点,形成15分钟助餐服务网络;依托村(社区)、街道(乡镇)政府食堂建设老年助餐配送中心,将日间照料中心拓展为老年助餐点,通过集中制餐、统一配送、助餐点就餐方式开展助餐服务;探索发展移动型助餐服务,对暂时无法提供设施资源的地区,开展餐车助餐服务,并协调提供移动餐车停车场地。

  如何用一餐饭的温度,让老年人暖胃更暖心?提案中建议,要综合考虑辖区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就餐方式等因素,鼓励引导将公共服务设施、房产开发公司配套公共用房、社区闲置资源无偿或低偿用于老年助餐服务。同时,建立“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社会捐一点、集体添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形成社会合力,共同推进“老年幸福食堂”建设。针对有助餐需求的老年人,可根据失能等级、经济困难程度等不同情况给予差异化补贴。

  【提案万花筒】

  “老字号”

  焕发“年轻态”

  “老字号”凝聚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集体记忆。截至今年1月,无锡共有老字号企业75家,其中,食品相关企业占70%。如何通过这些“老字号”美食传播“无锡味”?市政协委员姚永海建议,打造老字号特色街区,将分散的“老字号”美食串珠成链、集中展示,让老年人在此找到记忆中的味道、年轻人通过“舌尖上的无锡”进一步了解这座城市的生活之趣。

  “相关企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激发老字号的新活力。”姚永海提出,宜兴的乾红茶叶、惠山的宏凤年糕、江阴的苏之酥等“老字号”已先行探索,获得了市场认可。其它“老字号”美食可以借鉴经验,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在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广告传播、终端促销、新媒体应用等方面不断创新,提高品牌含金量和市场竞争力。

  “菜篮子”

  严把“检测关”

  市政协委员张庆卿提出,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简便、快速且准确的检测方法相对较少,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具有相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张庆卿建议,相关部门为企业农产品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技能培训支持,确保企业能够自行准确、高效的检测;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定期更新检测设备,在基层一线检测场景中进行试用,并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比对,提高快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满足不断变化的食品安全检测需求。

  此外,农产品检测还存在快检和法检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导致对同一农产品同一项目检测出现不同结果。张庆卿提出,相关部门应逐步统一快检和法检两者的检验标准。在农产品的准出、准入机制中,让农产品带证销售,确保只有检测合格的农产品方可流入市场,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晚报记者 刘娟 陈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