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18日,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进入大组专题讨论阶段。市委书记杜小刚与委员们相聚一堂,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新时代工商名城”这一主题深入交流探讨。市领导项雪龙、周凤琴、高飞、周文栋、顾铮铮,市十四届政协领导周敏炜,市政协秘书长钱文琴参加专题讨论。市政协副主席吴红星主持。
杜小刚强调,建设新时代工商名城重点要做好四篇文章。一要做好“以科促产”文章,突出全域创新的科创特质。既要把科创的功能安放在山水之间,以太科园等环湖园区为重点,持续优化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赋予公园、水岸等更多创新服务能力,让无锡的“好山好水”升级为功能完备的科创空间;又要把科创的触角延伸到千里之外,瞄准发达城市群以及创新密集、资金富集地区,以全域功能区为承载主体,打造更多创新联合体,全面推开“研发孵化在外地、产业转化在本地”的开放创新模式。二要做好“以产立城”文章,体现面向未来的产业特点。落实好中央、省委相关要求,抓紧出台《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既要找准最具潜力的细分赛道,加快构建我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四梁八柱”,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以“新制造”“新业态”催生新质生产力;又要把终端化、品牌化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更成熟的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和更长期的金融服务支持,引导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向整机、整车、整装等产业链下游延伸,以“新产品”“新服务”打造标志性品牌。三要做好“以城聚人”文章,彰显企业友好的城市特征。继续面向企业需求,既要把建设最优营商环境城市和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统筹起来,健全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全面兑现存量政策,适时谋划增量政策,特别是在政策“直达快享”上下功夫,使企业享受服务“像网购一样便捷”;又要落实人才导向战略,在数据、人才等异质资源上下更大功夫,以吸引优秀企业和优秀人才、尤其是年轻人的导入为重点,全面优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塑造更多具有无锡注脚的生活品牌,切实以“用户思维”提升城市的“用户体验”。四要做好“以人兴业”文章,形成群英荟萃的人才特色。既要用心做好创新创业者的“后台服务器”,发挥无锡“全龄友好型城市”优势,增加教育、医疗等高品质资源供给,让高科技人才“近悦远来”;又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企业、像善待家人一样善待企业家,扎实做好新生代企业家的培养、服务、引导等工作,支持新时代锡商“茁壮成长”;还要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干部培养,引导其进一步提升科学思维和科技素养,强化市场观念和法治意识,练就一支懂产业、爱企业的干部队伍。
(高美梅、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