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教育

5所学校获省级荣誉

劳动教育办出特色、成果亮眼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无锡共5所学校入选,分别为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无锡市第一中学、无锡市刘潭实验学校、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和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如何办出特色、办出效果?锡城学校以行动作答,构建劳动育人新模式,拿出亮眼成果。

  学科融合 打造劳动教育新样态

  无锡市第一中学如何写好劳动育人大文章?从上世纪的“共青服务站”到现在的“青年志协”“党员先锋岗”,无锡一中人的劳动基因赓续传承,“求进”劳动精神薪火相传。步入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新元素。学校将科技创新类课程融入劳动教育,构建以科创为特色的无锡一中大劳动教育体系,涵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去年11月,无锡一中高一学生前往锡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水稻收割中感受丰收的喜悦和农作的艰辛,在田间大灶台中感受人间烟火气的幸福味道,在参观现代农业展示馆的过程中感受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发展,这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生动图景之一。围绕“身体力行”“开拓创新”“铸魂润心”3个维度,无锡一中探索劳动研学项目、开发劳动创新课程、构建劳动创新平台。

  劳动教育,处处可寻。以“人人有岗位”为机制,无锡一中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校园日常的卫生打扫活动中,学校还鼓励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校内各类活动。走出校园,无锡一中学子以行动诠释“求进青年”的精神风貌。学校与附近社区结成志愿服务联盟,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其中的“学雷锋”劳动服务活动已经持续了41年,成为无锡一中学生以劳动回馈社会的品牌活动。

  新时代劳动教育有更远的目标。无锡一中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融合,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多学科核心素养;依托“伟长学院”的课程体系,让劳动教育指向未来科技的发展;学校还把劳动教育的课堂开到了科研院所、高校实验室,让课堂更有高度和深度。

  无锡是一座科创之城,无锡一中紧随城市更新发展的脉络,赋予劳动教育更多意义。响应国家对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带领学生进入科研院所深度参观,近距离体验科技劳动者的精神力量和科学技术含量,感受现代科技如何赋能劳动。学校还开展“我是未来工程师”职业实践活动,在动手做一做的过程中体验工程师的劳动精神,培养能够创新性解决复杂问题的复合型劳动人才。

  让每个生命拥有成长的力量

  “让每个生命拥有成长的力量”,这是无锡市刘潭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思想中心。近年来,学校以丰富、立体、多元的实践形式开展劳动教育,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让劳动教育走进校园、深入家庭、走进社区。

  劳动实施场域、课程体系、评价方式……刘潭实验学校关于劳动教育的探索涉及多个方面。目前,校内的耕读园、“养正梦工场体验坊”、科学探究室、创客教室等均为劳动教育实施场所,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学校以此为载体开发各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

  校园外,更多劳动教育资源被刘潭实验学校发掘。学校在校外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设置劳动实践岗位,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品格。

  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框架下,刘潭实验学校坚守国家课程、延展学科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着力构建涵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领域的劳动教育课程群。采访获悉,学校劳动相关活动丰富多样,包括“整理小能手”“清洁小卫士”“亲子共劳动”等。在农业生产劳动方面,学校从时令特点出发开展农业生产劳动实践。

  在传统的劳动教育形式外,刘潭实验学校还带领学生接触新事物。该校“养正梦工厂体验坊”包括布艺坊、美食坊、陶艺坊、木工坊。在此基础上,学校开设布艺融课程、美食融课程、陶艺融课程以及木工融课程,还另设机器人、3D打印等课程。

  探索劳动教育创新实施路径

  未来需要怎样的劳动教育?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给出的答案是:以创新、造物为目标的创新型、创造性劳动。传统的劳动教育实践形式要保留,内涵更要深化,实施路径更要创新。

  近年来,南菁高中树立“大劳动教育观”,以CDIO工程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创造性劳动思维为目标,以工程项目驱动创新劳动为实施路径,将工程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入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创造性劳动的思维,以此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还组建了专项教研团队,常态化实施劳动教育。

  如今,南菁高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精品课程。政治组老师秦琴等开设中药课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生物组老师谢琼开设农作课程,带领学生体验并感悟农村田园生活的原生态; 化学组老师张静慧和美术组老师周秘竹开设茶艺课,以南菁茶园为依托,带领学生了解茶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南菁高中设计了一系列项目式学习活动,包括“如何在学会操控无人机的基础上进行病虫害防治”“如何在感知农业的基础上优化水肥灌溉系统”“如何回收厨余堆肥以优化土壤肥力”等。丰富的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将体力劳动与智慧劳动、创意劳动、审美劳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他们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当下,工程教育成为无锡教育的热词。南菁高中根据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主支撑,努力为劳动教育的创新实施提供新思路。

  擦亮劳动教育特色名片

  在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百余年的办学历程里,劳动教育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步入新时代,学校坚持以培养“知行合一”的读书人作为办学宗旨,以劳为“基”,依托“葑溪耕学园”这一阵地, 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助力健康成长。

  2011年初,石塘湾中心小学就在校园北面建设耕学园,基地占地约7亩。2020年,学校对园区进行规划调整,将耕学园划分为种植区、养殖区、教学区等6个区域,原连栋大棚中建起了开放式的“耕学课堂”。通过搭建劳动平台,确立“学校+班级日常劳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活动形式,校园劳动教育做到了常态化开展。

  天地为课堂,万物即课程。近年来,学校结合实际,挖掘、开发特有的资源优势,着力构建五大系列课程。学校将学科课程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融入跨界学习、项目学习、无边界学习、STEM课程的教育理念,探索出一条特色化的劳动教育之路。该校课题《快乐劳动者叙事成长行动》被评为第二批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精品项目”。石塘湾中心小学将继续潜心研究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扎实推进劳动教育,不断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让热爱劳动的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内心。

  办充满新意

  和特色的劳动教育

  办劳动教育,后宅中心小学拿出了“硬核”做法。

  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明确的劳动教育十大任务群,后宅中心小学分年级段确立劳动教育目标,制定劳动课程内容清单,调配好专兼职劳动教师,保证劳动课程课时量,聘请校外劳动辅导员予以专业指导。学校充分挖潜内部资源,开发种养殖小基地,建设金工、木工、陶泥专用教室。

  在规定的劳动课程内容之外,后宅中心小学的校本劳动课程充满时代新意和地方特色。该校的劳动技能全员大比拼涵盖多项生活技能,学校每个班级都拥有“一米农场”,学生还亲手绘制植物名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植物的成长过程,形成“植物成长手册”。

  走出校园,劳动教育更精彩。后宅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安利植物研发中心、从心农场、果怡农场、制造企业等合作,开展生产劳动实践。4年来,共有1300多名学生下到田间体验水稻种植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在安利植物研究所,部分三年级学生开展杭白菊种植、养护、采摘、制茶全过程实践体验。

  (杨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