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教育

上学生喜爱的课 助年轻教师成长 带领学校发展

30年来,他坚持做幸福教育的领跑者

  江南水乡有一所学校,在孩子的心灵播撒下幸福的种子,这就是旺庄实验小学。旺庄实验小学以“幸福教育”为愿景,以“追求高品质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为理念,着力于打造幸福教育文化的品牌。这所传播幸福学校的“掌舵人”——顾万春,30年来坚持做幸福教育的领跑者。

  上学生喜欢的

  数学课

  出身教师家庭的顾万春,当年初中毕业并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师范时,就确立了目标:当一辈子小学教师。从此风雨兼程数十载,在幸福教育的道路上奔跑不停。

  如何让孩子喜欢数学课?这个问题顾万春问过自己千百遍。经过一次次打磨,他的课堂每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精心制作的教具,独具匠心的故事,活跃有趣的互动,学得欢快的学生,连听课者要忍不住报以掌声。

  “语言简洁,朴实细腻,经过凝练而又自然流畅。”这是专家们对他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概括。1990年、1991年,他先后参加了无锡县和无锡市数学比赛,均获一等奖。负责记分的工作人员感慨:“参加了那么多次评分,第一次算到这么一致的高分。”在随后的几年中,他经常上示范课、公开课,先后到近30个乡镇送教,也多次受邀到外地讲学。省数学特级教师顾松涛十分欣赏他的教学风格,当时称他是“无锡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的一面旗帜”。

  顾万春潜心学习的钻劲,严谨细致的研究,让他成为老师们心目中的优秀导师。他非常重视自身的学习提高,热爱阅读,涉猎很多领域,还善于思考,经常将教育过程中的所思所悟写成文章,与同行分享交流。

  教学工作之余,他几乎将所有的实践和精力都投身于教学科研中,撰写的多篇论文在期刊上发表,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初,素质教育提出不久时,他承担起了研究学校整体改革课题的重任,成功主持了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由他主持、参与的多项课题获得江苏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在梅村实小的10年,顾万春对教学心无旁骛,做研究潜心尽力,将全部精力都花在了学习和工作上。他从数学教师升任为教科室主任再到主持工作的副校长,在29岁时就被授予“江苏省特级教师”。有同事打趣,他十年做了40年的事。

  顾万春不仅自己在科研之路上奋进,还引领着一批教师致力于教育科研工作。他开办了青年教师科研培训班,作系统的讲座辅导,教老师们撰写科研论文。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有十多位青年教师在省市级评课和论文评比中获奖,相继评上了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走向区内各校领导岗位,成为市、县级的教学能手和业务骨干。

  三年改变

  一所小学

  2001年9月,顾万春接过重担,担任旺庄中心小学校长。学校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有一个目标统领工作,凝聚各方力量,感召和激励师生。怎么来确立目标?

  顾万春首先做的是深入课堂。他把每个老师的课都听了一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老师们心目中理想学校的模样。他最先做的是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倡导课改新理念,推进课改新方法。为了给教师提供交流、展示、提高的平台,他带领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外出参观考察。走进名校,了解名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水平,树立明确的学习标杆;多次请来专家,与老师面对面交流。

  时至今日,旺庄实小有许多老师依然对那场有关“什么是一堂好课”的讨论记忆犹新。2003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来校,老师和专家们围着长桌交流。“什么是一堂好课?”老师们各抒己见。崔允漷说:“我想一堂好课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总有一个边界,是否可以这样说: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这是指每个老师都可以围绕这个边界自己去创造……”

  一石激起千层浪,旺小高品质课堂教学因此有了理论依据和评判标准,课堂教学改革有了基础。学校为教师开办校园网站、教师博客,创办了面向教师的校刊《旺小教坛》,定期举办“旺小论坛”,还专门成立“旺小书苑”青年教师读书会。教师们以极大热情投入教学科研,以课堂为第一阵地,发挥聪明才智。三年,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3年11月学校通过评估,高标准创建为新区第一所江苏省实验小学!

  这些年来,旺庄实小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顾万春带领学校团队借鉴当代先进教学方式,结合新课程标准,针对当前教育现状,进行“发现课堂”教学改革,提炼出指向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愿为春泥护新蕾,甘做蜡烛明两边”,顾万春也在这个团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承担的使命与责任。在培养年轻人方面,顾万春用他的真诚去帮助每一位青年教师。

  30年取得丰硕教学成果,顾万春却说:“道路还在延伸,队伍正在前行,目标依然在远方。我愿意做这样的领跑者,一代代学生的成长,一批批教师的成功,未来才是我努力的方向,我将为下一个10年继续砥砺前行。”

  (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