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在文艺之声中遇见无锡

市属文艺院团相继赴外演出

  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4月澳门开幕,昨晚,应组委会邀请,无锡市锡剧院大型经典传统锡剧《珍珠塔》献演中国澳门巴黎人剧场,呈现精彩难忘的锡剧之夜。今年以来,市锡剧院、市民族乐团、市歌舞剧院等市属文艺院团相继赴外演出,用特色表演传播无锡声音,舞动无锡故事。

  承前启后 吴音袅袅中有经典更有创新

  中国澳门巴黎人剧场里,锡剧“彬彬腔”第二代嫡传小王彬彬、第三代嫡传王子瑜(小小王彬彬)、锡剧“梅派”新一代传人蔡瑜、“汪派”传人董旭红、国家一级演员邵新峰、花红等名家组合同台飙戏,唱念做打尽显风流,展示国家级非遗、华东三大剧种之一、江苏省代表性剧种、“太湖一枝梅”无锡文化名片——“锡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此次演出的《珍珠塔》风靡剧坛60余载,是锡剧最具代表的经典剧目,也是无锡市锡剧院的保留剧目。“《珍珠塔》成为展示无锡乃至江苏文化艺术和地方形象的一扇窗口。”无锡市锡剧院院长蔡瑜介绍,无锡市锡剧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珍珠塔》为代表的经典剧目是招牌。早在2004年,《珍珠塔》就赴新加坡演出,成为锡剧界第一次赴国外的成功商演。此次锡剧大型剧目首次赴澳门演出,为锡剧艺术的传播弘扬拓展新的天地,《珍珠塔》成为了不二之选。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小剧场锡剧《红豆》《锡剧折子戏专场》作为本届戏剧节“戏曲进校园”活动内容之一,将分别走进中葡职业技术学校、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演出。“锡剧在原汁原味呈现经典的同时,也在贴近当代美学精神进行不断创新,彰显锡剧第一经典历久弥新的艺术价值。”蔡瑜表示,今后,将继续通过戏曲讲好无锡故事,提升无锡文化品牌影响力。

  心随声动 悠悠丝竹中邂逅江南水乡

  4月10日,刚刚参加完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无锡民族乐团又马不停蹄,奔赴北京,亮相国家大剧院第二届“国乐之春”。一南一北两场演出,用音符演绎水韵江南,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无锡音乐的魅力。

  “无锡民族乐团的精彩演出带观众飞抵江南,片片飞花,碧水微澜,如入画境。”听完音乐会,一位观演的中央民族乐团演奏家的脑海中浮现出“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水是人家”这样一句诗。甜美温润的音色、精湛的技术与青春的活力,融汇在江南之声的婉约中,戏曲丝竹的底蕴被现代技法激活催发出新的光彩,“实在令人赞叹!”

  “声音好像有魔力,在弹拨乐器中,我们感受到了江南的细腻和柔情。”“不愧是‘二胡之乡’的乐团,把中胡放到正中间简直是天才般的设计。”现场,听了演奏的北大学生对整场演出的编排赞不绝口。在曲乐声中,不少观众更是表示已仿佛踏上了无锡的土地。“选曲特别有地域特色,让大家爱上无锡了。以后一定会去无锡现场听一次。”

  走出国门 让世界聆听东方之韵

  今年初,成立三年的无锡民族乐团首次单独组团出访海外,将江南丝竹带到了老挝,《金蛇狂舞》《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圆》等中国代表性民乐作品,让世界聆听东方之韵、民乐之美。“用音乐旋律跨越国界、语言、文化,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走出国门,在更广阔的空间和土地绽放。”无锡民族乐团相关负责人说,乐团将以此次老挝之行为起点,持续开展海外演出,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

  时隔四年多,无锡市歌舞剧院(江苏民族舞剧院)也在农历新年之时跨越万里之遥,携舞蹈《如烟》《鹤之缘》《行》等节目再次惊艳亮相加拿大。“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体验,更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市歌舞剧院负责人表示,这些节目用创新融合的艺术演绎手法,生动诠释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让加拿大友人跨越地域界限,深入解读江南意蕴,真切感受中国无锡风采。“未来,我们也将履行好文艺院团的担当使命,着力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让其在艺术互鉴中绽放生机与活力。” (晚报记者 陈钰洁/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