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动车又回无锡了?近期,有多名网友向我们反映,他们在街头看到了共享电动车,并且体验不错,共享电动车是不是要回归无锡了?小江观察员进行了探访。
探访:共享电动车重现街头
近日,记者来到了长江路旁的茂业百货、叙丰、旺庄地铁站等地进行探访。在茂业百货旁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内,摆放了5辆橙色的共享电动车,上面印有“小垚出行”的字样。可能是投放不久,车辆看上去很新,右边把手上通过线绳扣有一个安全头盔。在地铁站周边的停车区内,同样零零散散地停着一些共享电动车。
在车把手和车辆尾部都有二维码,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就能进入开锁的小程序。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可以通过小程序右下角查看费用信息。根据计费规则,起步价为3元15分钟,超过15分钟后1元5分钟,不满5分钟按5分钟收取费用,如超出服务区归还将额外收取调度费30元。从小程序内可以看到,目前服务区主要集中在新吴区,服务区内设置有停车点、禁停区域,需要按照规定停放。
“印象中春节过后就见到过,最近数量变多了。”不少市民对于共享电动车的出现表示欢迎。倪女士介绍,她住在前进花园,从家里出发到地铁站大约1.5公里的路程:“这个路程走吧有点远,打车吧没必要。”倪女士说,她一般是骑共享单车去地铁站,但是夏冬两季就有些不方便,之前体验了两次共享电动车,“暂时来说体验还可以,就是车子、停车点都有点少。”
疑虑:这车能骑吗?
当然,也并非所有市民都对共享电动车持有疑虑,有受访市民就认为共享电动车更适合较近的行程,一旦路程稍远,价格就有点贵;本就拥挤的非机动车停车位更“堵”了;也有人认为安全性存疑等。
其实,共享电动车并不是初次登陆无锡,因存在安全隐患等因素,早在2018年,无锡市城管局、无锡市交警支队、无锡市交通局就联合召开过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运营会议,明确所有共享电动车全部退市。采访中,小江注意到,在茂业百货、旺庄路地铁站出口以及无锡市新区第一实验学校门口非机动车停放点看到的共享电动车都没有上牌照,配备的头盔上没有看到“3C”认证标志。没有车牌,可以上路吗?会不会被交警拦下来?更进一步,如果被罚款乃至扣车,损失谁担?对此,小江致电了“小垚出行”客服人员。客服表示,车辆正在陆续上牌,市民可以正常使用,只要停在规定的蓝色还车区域内即可。小江咨询相关人士后了解到,根据《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电动自行车上牌后才能上路,如是外地牌照也需要申请变更登记。按照此规定,街头的共享电动车并不符合相关规定。
江苏蠡湖律师事务所律师周航介绍,根据《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当事人在购买电动自行车后30日内需依法进行注册登记。因此无论是私人电动车还是共享电动车,均应依法依规上牌登记,若用户骑行未登记上牌的共享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交警可依法进行查处。周航提醒,在骑行共享电动自行车时,切记勿违规操作,骑行时需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同时,如果在共享电动自行车骑行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应及时报警,保存证据,并对现场拍照取证,以便后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晚报记者 甄泽 禾一/文、摄)
小江手记
共享电动车在短途出行、公共交通接驳方面的优势毋庸置疑,这也是很多市民欢迎的原因。但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吐槽:费用贵、挤占公共空间、影响市容、存在安全隐患等。采访中,小江发现,市民反对的并非共享电动车本身,而是由此带来的不好的影响。小江认为,共享电动车能不能投放,在哪里投放,需要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如果投放,更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参与,来一起维护城市的市容环境、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