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教育

把课开到机场与海关 融入校园生活每一处

市一中探索国家安全教育新路径

  走进海关和机场,上一堂关于“国门安全”的现场课;开一次关于国门生物安全的讲座;听一堂不一样的国家安全教育课……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周年和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无锡市第一中学的学生在校园内外多途径深学、细悟,源源不断汲取“养分”,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厚植爱国情怀。

  在海关和机场中开课

  “猜猜我们为什么要截住一副麻将牌?”“因为这麻将是用象牙做的?”4月10日至11日,无锡一中求进学习社师生分别来到无锡海关和机场开展“国门安全”现场学习。

  4月11日下午,无锡一中求进学习社部分学生参观了无锡硕放机场国际航空货站/国际快件(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了解机场国际货运物流、机场安检和机场海关的相关工作,了解了机场内部相关环节在守护国门安全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和重要意义。

  4月10日,求进学习社另一组成员进入无锡海关的植物检疫检查鉴定室,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透过显微镜观察从进口的羊毛、用于支撑货物的木托盘等物品中发现的植物种子、松材线虫等,沉浸式体验了海关人员的工作日常。松材线虫即使在显微镜下依然不易辨认。“我看到了!”当一名学生辨认出了几乎与水融为一体的小虫,他惊喜地喊出声来。

  学生陈颂文在现场体验后感叹,自己对海关的工作的了解有了“大与小”的反差,“我以前认为海关检查飞机、轮船等大件,今天现场学习后才发现,这份工作如同探案,也要抽丝剥茧、细致入微。”该校生物老师戚馨月表示,她会把现场所见、所感带回学校课堂,让更多学生了解生物安全的重要性,维护国家安全。

  课堂中厚植家国情怀

  开设在校外的现场课,让学生们收获新知识、新体验,开设在校内的课堂,师生在交流中思维碰撞,迸发出火花,同样精彩纷呈。

  这一周里,无锡一中钱伟长楼内的“红楼思享汇”,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课程接连不断。4月11日,学校党委书记朱晴怡以 “书写青春之我 守护盛世中华”为题的思政课上,师生就身边的国家安全、无锡的贡献展开了热烈讨论。作为新时代青年,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现场,学生听了不同时代无锡一中校友展现的担当后心有感触,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我们能研究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另外,我们还能做网络安全的践行者和维护者。”“我们要努力学习发展经济,为国家安全打好基础。”

  4月12日下午,“红楼思享汇”再度开课。由物理和地理两门学科老师开设题为“世间安得两全法 科学统筹赋新能”的融合课,通过分享例子、实验操作等,引领学生关注国家能源安全。

  高二(18)班学生符立科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中尽情吸收关于国家安全的知识。当天,他听完课后依然心潮澎湃,“我觉得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以‘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让个人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国家安全融入教育日常

  关于国家安全教育,无锡一中开设了内容丰富的课程,开展形式多样活动也已成为常态。在朱晴怡看来,提升青年学生的能力水平,是未来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无锡一中历来重视国家安全教育,在德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的教育,培育胸怀天下、敢为人先、个性舒张、文理综融的新时代青年。

  学校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求进’品格涵育行动”项目去年入选第七批无锡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名单。该项目聚焦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课程资源整合,多元课程实施,实践活动开展,涵育学生“求进”品格。“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育与学校的育人目标是相匹配的。我们在实施品格提升工程的过程中能深刻感受到,学生方方面面得到了提升。”

  目前,总体国家安全观已深度融入无锡一中的“大思政”育人体系中,国家安全教育不仅是该校思政课中的重要内容,还是该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素材,也在学校生活思政活动中得到体现,渗透进学校、学生生活和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

  朱晴怡透露,为了更好地实施国家安全教育,学校正在筹建专题场馆,将在校内为学生创建情境,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待场馆建成启用,学校的计划对外开放,为无锡地区国家安全教育贡献无锡一中力量。“我们希望学校探索的这条育人路径,能提升学生国家安全的意识和未来维护国家安全的本领,让他们真正把个人专业、职业选择与时代、国家所需结合起来,肩负起时代使命,成长为国之栋梁。” (陈春贤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