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科研人员在新安街道大溪港湿地公园内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拉步甲(Carabus lafossei)。该物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大溪港湿地公园的物种多样性,还让记录到的昆虫种类进一步突破,达到了十分可观的288种。
据了解,拉步甲是一种体型较大、色彩鲜艳的甲虫,这种昆虫在中国分布范围较为有限,其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一直备受关注。这一“稀客”的露面,得益于大溪港湿地公园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和良好的湿地环境,其为湿地植物的生长、繁殖、生存以及湿地植物的多样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环境,为湿地动物提供了富足的食物和舒适的栖息地。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湿地公园的生态研究和保护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昆虫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数量直接反映了湿地环境的健康状况。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大溪港湿地公园的昆虫资源,大溪港湿地携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开展了昆虫调查研究工作。研究团队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扫网法、网捕法、灯诱法、马来氏网、抓斗式采泥器等。在调查过程中,研究团队不仅记录了各种昆虫的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还对其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研究成果。除了蝴蝶、蜻蜓、蝉等常见种类,也不乏一些像拉步甲这样的珍稀物种。这些昆虫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传粉、捕食、分解等。通过对这些昆虫种类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可以为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研究团队还对昆虫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大溪港湿地公园的昆虫生态环境多样且复杂,不同种类的昆虫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和适应性也各不相同。这种多样性不仅丰富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为昆虫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殷婉婷 通讯员赵灯苗)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