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乔 文 |
女儿女婿的孝心,促成了龙年初二的阳羡湖之旅。当日下榻富陶温泉,再到茶场的干妈、姑妈、姨妈家拜年。初二晚上在茶圣庭园的大姨妈家品尝今春头茬的野生马兰,近两小时的小酌漫谈,时而欢声笑语,时而轻轻叹息,时而热泪盈眶,回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浸润于亲情故事,于此年节时分真是弥足珍贵。饭后的烟花,给年初二的夜晚注入无限欢乐。
儿时暑假住在大姨妈家,上山打柴并不知油车水库,只记得姨妈家偌大而光滑的葡萄架上可以荡秋千。住在山里人家,晴朗天气遇上满月的夜里,月光之下如同白昼,屋外乘凉时,姨妈总吩咐要坐到树荫下,说被亮月晒黑了就白不回来了。和胆大的大表妹玉琴常为赶早市,披星戴月地上路,偶被山路上一路跟随的磷火吓得头也不敢回地一路小跑到集市售卖蝉花……
又到龙年,又到阳羡湖。结缘油车水库(阳羡湖)是在上一个龙年。如今不得不感叹老父亲的高远立意。阳羡湖畔是父亲的出生地(当年为躲兵灾,奶奶一行逃至老鼠山下分娩),又是父亲母亲青春年华一起奋战的水库工地。2013年2月,父母亲73岁生日还特意在湖畔吃了生日面,拍照合影,不想9月父亲意外离世。阳羡湖成为我思念亲人的寄托,每每到此,眺望着湖水群山,就如看到亲人一般,即使行程紧张也要到路边泊车凝望。后来阳羡湖之旅又拓展到周围的龙山,竹海,金家村,光明小镇,陶瓷城,蜀山老街,玉女潭,龙池山,龙头山,大觉禅寺,磬山禅寺,澄光禅寺,善卷洞……
父播一粒种,亲情有所托。根植唐贡岭,十年阳羡湖。
2012年8月,我的龙年生日,父亲说要找一个有意义的地方吃饭,便带着母亲、小弟在阳羡湖畔饭店陪我和先生宴请长辈:舅舅、小姨、小姨夫,路上还遇见了干妈,一起在阳羡湖畔合影留念。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油车水库,知道阳羡湖,了解父母亲与此湖的渊源。
2013年11月,父亲走后,第一次姐弟们陪着母亲游走在阳羡湖畔,母亲衰老的背影与油车水库工程简介的石碑同框,使人不禁遥想当年在老鼠山水库工地,母亲作为水库工地突击排长的青春岁月。母亲回忆当年并无一身能穿得出去的衣衫,到公社参加表彰大会还是借了好姐妹的衣服登台领奖。
……
2017年春节前夕,唐贡岭下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差着小弟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家里又是酿酒,又是包团子地忙碌出一团欢喜, 4月8日是最后一次和母亲在湖畔饭店吃饭、泡茶,饭后走在阳羡湖边,一眼望不到边的茶园里零星绽开的小白花是一种预示吗?4月11日凌晨母亲竟然永别而去。
此后六年,阳羡湖畔的山山水水,便是陪小弟从车祸中重拾生活信心的道场。
初三一早天气晴朗,从富陶温泉大门前看阳羡湖,朝阳下好一片仙气盈盈的山水画卷!又穿过马路来到阳羡湖的老鼠山对岸,正值枯水期的干涸河床上一片干枯矗立的芦苇,哨兵似的站队立阵。请先生为我拍摄留影,先生说这一片太过荒凉了,但这应该就是父母当年奋战的工地所在了,仿佛看到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喊着号子挥汗如雨的场景,没有五十年代满怀新中国新希望的他们的付出,哪有今日的阳羡湖?感恩!
早餐后夫妻俩随着女儿女婿领着小外孙女开车到斜对岸的东坡阁,三岁的珍珠兴奋异常,竟能自个儿登顶,一路上还招呼大人们“小心哦”,一副小主人的派头。见父母在东坡阁的引桥上合影,兴奋地超过他俩怡然坐到更高处,惹得围观的人群都看笑了。在阳羡湖边看东坡阁从建设到落成应该有好几年,在阳羡湖边拍照取景,也会不由自主地把东坡阁设为背景,一开始不知道在建什么工程,老百姓有的猜测会不会是寺庙呢?直到全景推上互联网,才知其壮其美。而今登上东坡阁,阁上看阳羡湖则全景尽收,且有亭台楼阁衬托,花木回廊点缀,更是美不胜收。2024大年初三登上东坡阁,是我十年闭环阳羡湖之旅,登高望远,游目骋怀,浮想联翩。感动!
横山水库有大觉,油车水库有东坡,勤劳智慧的宜兴人民推出了世界闻名的紫砂壶,冠绝古今的阳羡茶,共同保护了绿水青山,孕育了“教授之乡”,如今梳理出这四通八达、繁花似锦的深氧旅游胜地。遥想东坡先生,“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他无论身在何处,总能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借一片叶、一眼泉、一丸土、一壶酒……让平凡疾苦的生活开出诗意的花朵。敬仰!
唐贡岭,阳羡湖,大美宜兴,青山不老,人才辈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