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年轻人勇闯“非遗圈”

社区夜校2.0上新

  “你这个扇子颜色好浓郁啊!”“老师,你看看我这个,下一步该怎么办?”以漆作笔,以水作画。在新吴区旺庄街道新光社区,一场沉浸式的“漆扇非遗手作”正在进行中……一场场社区夜校正在锡城各处火热开展,为市民们送上“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 夜校,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

  左手拿核桃,右手持刻刀,在锡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锡聚微光yeah课堂”,过氏核雕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过杰为孩子们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原料选材、线条勾勒、工具运用、细化打磨等雕刻技巧,一边耐心地解答问题,让大家在看、触、学、玩中,沉浸式体验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制作“福”字盘扣,体验市级非遗文化;沉浸式感受“面塑”技艺,捏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偶……在锡城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不同主题、内容的夜校课程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参与。 在高新区(新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花鸟画老师尹惠新从大家听得懂、愿意听的内容讲起,向学生们介绍中国花鸟画的演变与代表性作家,并带领大家赏析画作、绘制自己的作品。“夜校课堂给了我们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真是太好了!”刚刚结束花鸟画夜校课程的朱琳十分兴奋地拿起手机拍下自己描绘的玉兰花水墨画。

  □ 学非遗,最重要的是坚持

  学习非遗技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说不如做,夜校的形式也能够让更多人亲身体验非遗技艺。留青竹刻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参与。

  在江溪街道的“江溪夜校”中,竹刻老师谈闻安以其深厚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引领学员们走进留情竹刻的奇妙世界。从竹材的挑选开始,经过巧妙的构思和精细的雕刻,最终呈现出一幅幅精美的竹刻作品。通过系统的学习,学员们的作品逐渐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有的细腻婉约,有的粗犷豪放。

  学员周健提起自己和留青竹刻的缘分时十分感慨:“能来学习这门非遗技艺,有一种圆了少年时的梦的感觉。”谈闻安介绍说,自己的学生以90后为主:“一期夜校下来有一半的学生能独立完成作品。非遗技艺就是要靠每天坚持钻研、专注练习才能熟能生巧,这些年轻人的认真劲让我感到很欣慰。” (毛岑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