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天下

2024全国主流媒体行聚焦滨州孙子故里三春好

  滨州孙子兵法城建筑林立,透着强烈的文化气息。 (刘军 摄)

  博兴吕剧文化传承是一辈子的事。

  阳信万亩梨园梨花开,一片白色的海洋。 (张中 摄)

  无棣古城,灯火通明。

  滨州魏集古村落透露着浓重的文化底蕴。 (刘军 摄)

  滨州地标黄河楼耸立在蒲湖中。

  山东无棣的海瓷产品可以在上面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魏桥轻量化基地生产的铝可以漂在水上。 (王鑫 摄)

  大通绳网产业园扎根滨州惠民,助力绳网产业转型升级。(王鑫 摄)

  远看山东滨州博兴对虾养殖基地像一幅色彩鲜艳的油画。 (徐志强 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沾化渔鼓戏,演出需要的乐器名叫道筒或者竹琴,引人驻足观看。 (司马小萌 摄)

  博兴草柳编产业规模渐大,手工制作的祥龙活灵活现。 (司马小萌 摄)

  孙子故里神韵犹在,滨州春景美不胜收。4月18日至22日,“中国晚报最高奖——赵超构新闻奖评审会暨2024全国主流媒体滨州行”活动在山东滨州举行。

  此次活动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滨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晚报摄影学会(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视频摄影分会)、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协办。来自全国各地30余家主流媒体、40余位总编和记者们相聚滨州。活动期间,记者们以“走进孙子故里·品味品质滨州”为主题,围绕滨州孙子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建设、企业高质量发展等三大方面进行了行进式采访。采访过程中,与会的各位嘉宾对滨州有着极高的评价,感慨滨州飞速发展。

  滨州作为孙子故里,为传承和弘扬孙子文化,打造滨州孙子故里文化品牌,持续发力,挖掘孙子文化内涵与其间蕴藏的军事智慧。通过此次活动,来自全国各大主流媒体的大咖们对滨州有了更深的认识。

  看滨州“春暖心田”的人文色彩。传承千年的阳信鼓子秧歌、跨越八百年的惠民胡集书会、三百年声韵的沾化渔鼓戏、吟唱百余年的博兴吕剧在滨州源远流长。作为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滨州这片沃土孕育了孙子、伏生、范仲淹、董永等先贤,产生了山东省代表性戏曲剧种吕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扽腔等文化品类。黄河文化、孙子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全球兵学文化名城”的品牌正在不断打响,“孙子故里”文化品牌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级文化名片。

  看滨州“春光烂漫”的生态美景。“渤海之滨、黄河之州”,滨州拥有126公里海岸线,94公里黄河穿城而过,“海河相依、人河相亲、城河相融”,孕育了“海韵河秀”的迷人胜景。“滨州绿化做得真好”是活动期间嘉宾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小街湾的黄河美景、打渔张的绿树成荫、鑫诚田园的花团锦簇、中海的碧水蓝天……大咖们与滨州的生态环境进行亲密接触,用心感受滨州,用镜头记录下滨州的生态之美。

  看滨州“春味悠长”的实业沃土。53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国第1位、15项列全球第1位,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聚集滨州。经过22年发展,滨州培育了以魏桥创业集团为龙头的全球最大铝产业集群,扛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大旗。能够“漂浮在水上的铝”让各位大咖纷纷驻足,亲身实验,用镜头记录下掷入水中的铝浮上水面的一刻;在长寿花玉米油生产车间,大咖们身着防护服进入无菌车间,拍下超市中成品玉米油的前源;在瑞鑫地毯工业园,女工们手中的彩色纺线在一拉一伸中被绣上地毯……大咖们全程手持相机,在滨州的工业发展缩影中捕捉最美的镜头。新能源、锂电新材料等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滨州正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积极迎接新一轮产业变革。(朱琰 李霖/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