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起,多条高铁线路将调价,上限票价更高,折扣票价更低。近日,铁路12306官网发布四则调价公告。公告指出,为进一步提升高铁运营品质、满足旅客不同出行需求,决定自2024年6月15日起,对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并根据市场状况,区分季节、日期、时段、席别等因素,建立灵活定价机制,实行有升有降、差异化的折扣浮动策略。
价格有升有降
整体来看,四条线路调整后的部分票价上限(即“公布票价”)比当前的票价有所上涨。以杭深铁路杭甬段举例,杭州东站到宁波站二等座6月15日起公布票价为85元,较目前的公布票价71元,上涨约19.72%。
以沪昆高铁沪杭段举例,上海虹桥站到杭州东站二等座6月15日起公布票价为87元,较目前的公布票价73元,上涨约19.18%。
同时,公告中也列举了多个最低票价降低的例子。
据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沪杭调价公告显示,上海虹桥站至杭州东站的二等座最低票价为48元,较现票价低约34%。据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浙江有限责任公司、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有限责任公司、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杭长调价公告显示,杭州东站至长沙南站的二等座最低票价为267元,较现票价低约34%。
上述四则公告均指出,各站间执行票价将以公布票价为上限、5.5折为下限,实行多档次、灵活折扣的浮动票价体系,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具体各次列车的执行票价请在购票时查询12306网站。
距离上一次高铁提价已过去一年时间。此前,2023年5月30日起多个高铁动车票价优化调整,其中包括对柳南客专、胶济客专、南广高铁上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以及对宁杭高铁、沪宁城际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各站间的执行票价将以公布票价为上限、6.6折为下限,据记者计算,当时公布票价涨价幅度在10%至20%左右。
高铁涨价原因为何?
对于上述调价行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记者称,“是正常市场行为”。对于后续服务质量是否也会进一步提升,上述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敬请期待”。
“浮动票价”在中国铁路实施已有几年时间。据了解,2020年年底,京沪高铁率先对时速300至350公里的高铁动车组列车实施浮动票价,根据客流情况,区分季节、时段、席别等,实行优质优价,有升有降。
京沪高铁2023年底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上市以后,在票价方面进行了一些市场化探索,核心是为了体现出优质优价的原则。京沪高铁管理层曾在2022年4月的投资者互动活动上指出,像京沪高铁处于东部地区客流充沛区域,也具备票价上浮的基础,旅客支付能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支撑。对于票价机制的调整还是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固定的频次,更多是参考相互有竞争关系的交通方式来做一些调整。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高铁动态调价,对于价格比较敏感但时间冗余较大的旅客,就可以避开高峰时段,出行成本反而更低了。对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后,同一天同段旅程的高铁车次就可能出现多档价格,旅客可以像选购机票一样,认真比对后选出自己最心仪的车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家航空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或是盈利水平大幅增长,但均未超过京沪高铁的盈利水平。据悉,高铁竞争对手主要来自包括公路、民用航空等在内的其他交通运输行业。在100公里以内的短途客运市场,公路运输具有车次密度大、灵活性强等优点,具有较大竞争优势;在100公里至1000公里的中长途客运市场,高铁具有准点率高、载客量大、经济舒适、受自然气候影响小等优点,具有较大竞争优势;在1000公里至1500公里的长途客运市场,高铁和民航凭借各自优势,两者竞争比较激烈。(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