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用水“大数据”揭晓

去年无锡人省下3.4个蠡湖

  5月11日至17日是第33个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今年节水宣传主题为“推进城市节水,建设美丽城市”。昨天,由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主办的2024年城市节水宣传周正式启动,推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一份用水“大数据”出炉。

  去年节约用水5491万立方米

  自2008年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以来,无锡分别于2013年、2017年和2022年三次顺利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考核,节水型城市建设所有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来自市城市节水办的数据显示,2023年市区自来水供水总量为52862.21万立方米,售水量46182.72万立方米,较前一年新增售水量561.9万立方米,节水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实现高效节水,关键要盯紧“用水大户”。市城市节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将全市1846家月自来水用水量超过1000立方米的工业企业、大生活户(机关、学校、医院、公共建筑、宾馆饭店等)纳入计划用水管理范围。去年市区共节约用水5491万立方米,较前一年增长11.72%,按照蠡湖库容量约1600万立方米来计算,相当于省下3.4个蠡湖。

  在污水再生水利用方面,市区再生水利用率为33.14%,全市节水型器具普及率继续保持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保持85%以上,节水型企业普及率保持27%以上,节水型小区覆盖率保持11%以上。

  这些高招谱写“节水经”

  昨天一天,锡城雨水淅淅沥沥,位于新吴区江溪街道的季景铭邸小区路面不见积水,地上的草坪正在“大口吸水”,屋面和道路雨水则通过雨水收集管网进入蓄水池,紧接着进入过滤消毒环节。经过净化处理后的雨水将用于绿化灌溉和景观池补水。数据显示,2023年新建商业用房及居民住宅小区、公共建筑雨水收集设施78座,新增雨水蓄水池容积2.89万立方米,“靠天喝水”成为了城市节水新途径。

  “老旧管网改造和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也为城市节水‘立功’。”市节水办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将供水老旧管网更新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采用先进可靠的管材推进老旧管网改造,并按照全省最高标准实施二次供水改造。据统计,2023年共完成新建供水管网27.2公里,改造管网50.8公里,市区供水管网漏损率经修正后为7.19%,较2022年下降1.01%。

  水用在哪里?有没有跑冒滴漏?为了摸清用水去向,市城市节水办推进企事业单位水平衡测试工作,对管网状况进行全面体检,通过查找问题、分析节水潜力为企业节水“把脉开方”。同时,引导企业单位特别是高耗水行业推广使用节水新工艺、新设备,提升科技节水水平,市区节水型企业普及率保持27%以上。

  海绵城市建设释放更多水资源

  透水砖铺装的人行道,隔几十厘米就有一个缺口的马路牙子,下凹式绿地、生态停车场、雨水花园……如今这样的“海绵体”设计在锡城道路和小区越来越常见。结合城市发展“大盘子”,无锡不断探索海绵城市理念“嵌入式”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通过“海绵体”对雨水进行吸收储存,在提高雨水资源收集、利用水平的同时,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形成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据悉,无锡地处江南富水地区,降雨量较充沛,水资源量较丰富,但属于“水质型缺水”城市。“节水治污是一项开源节流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市城市节水办呼吁全市各行业、单位、个人都来关注和重视节水,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为节水减排、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做出应有努力,让无锡的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美。 (晚报记者 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