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一老一少”重点人群护理
年仅9岁的辰辰2周前因确诊为儿童Ⅰ型糖尿病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而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当他在无锡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病房看到了彩虹步道、卡通装饰物和玩偶、心愿墙后,愉快地融入其中。辰辰的住院体验,是无锡市儿童医院开展“磁性护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无锡市儿童医院护理团队持续开展“一科一品一特色”活动,如呼吸科“运用App做孩子身边的哮喘管家”、PICU“人文关怀护理降低PICU患儿分离性焦虑”、新生儿科“NIDCAP助跑新生宝宝健康成长”、手术室“主题式宣教视频模式帮助手术患儿减轻恐惧感”等特色服务,让儿童和家长感受到“磁性护理”的温暖和安心。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护理团队编制《老年综合评估手册》,实施“康乐优护”优质护理服务等项目,扎实做好老年患者基础护理工作,降低因久坐、功能减退等因素引起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力性损伤、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还在居家患者中开展认知康复训练和老年健康素养科普活动,设计了一套实用性强、适配度高的作业训练课程,积极构建以医院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儿少精神科围绕儿童、青少年爱与归属需求,通过正念干预、叙事护理、多形式健康教育等技术,及时提供积极心理支持和正性应对技巧,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老一少”是护理的重点人群。我市多家医疗机构注重人文关怀,尊重、理解、关爱“一老一少”,并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用心、用情、用行服务好这些患者。各医疗机构加强老年护理队伍建设,规范老年护理服务行为,增加老年护理服务供给,丰富服务模式,实施以老年综合评估为核心的多学科照护,推行出院患者延伸服务,积极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在“互联网+护理”服务中,针对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专业、适宜、便捷的康养护理服务。我市建成6个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训基地,共培养老年护理专业护士217人,从事老年护理护士总数2229人。
护理服务横向提量纵向提质
王女士因产后40多天乳汁排出不畅闷闷不乐,她通过无锡市中医医院公众号的“网约护理”预约了通乳门诊的“催乳通乳”订单。在平台接单后,外科护士沈兰芳如约上门,采用推、拿、揉、摩、捏、点、按等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为王女士顺利疏通乳腺。无锡市中医医院积极探索“互联网+护理”,目前该院可提供14项专科护理服务。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团队在乳腺疏通、 新生儿沐浴、肌肉注射等常规项目上,还新增子宫托更换、新生儿智护等服务,同时还开通妇科肿瘤、母乳喂养、婴幼儿养育等线上健康咨询项目。面对节节攀升的点单量,该院每年择优选送护士参加“互联网+护理”服务专项培训,全面提升服务素养,确保服务“含金量”。据悉,全市共有25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通过智慧化平台开设的客户手机端进行线上预约、线下上门服务,2023年全年服务1766人次。
我市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横向提量,优化延伸护理服务团队,构建“互联网+慢病护理”管理模式。二三级医疗机构专科护理门诊有序开展,主要包括换药室伤口造口护理、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腹膜透析护理、管道护理门诊、骨科护理门诊、淋巴水肿护理门诊等。三级医疗机构精准对接基层护理服务需求,开展医院专科护理特色技术、适宜技术在基层医联体、医共体的帮扶工作,将护理适宜技术引入基层,促进基层护理同质化。
我市还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纵向提质,三级医疗机构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100%。以“全程精细化优质护理责任组模式”为支撑,我市以护理临床路径为抓手,继续实施护理垂直管理,通过岗位管理和绩效分配改革,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全面提升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探索“以健康为中心”的医护一体化、多学科合作模式,我市强化护理人文关怀,开展“一科一优质护理”服务项目,亮出“品牌”特色,不断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十四五”中期调研数据显示,病人对三级医疗机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98.49%,病人对二级医疗机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97.12%。
(卫文)
数说护士
注册护士数
36061人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人数
4.8人
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为
1:1.17
男护士数
919人
“00”后护士数
2654人
护士队伍中硕士研究生人数(含在职)
163人
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医疗机构数
25家
二三级医院开设专科护理门诊医疗机构数
51个
二三级医院开设专科护理门诊数
141个
省级专科护士数(已完成培训)
759人
市级专科护士数(已完成培训)
1619人
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训基地
6个
从事老年护理护士总数
2229人
从事中医护理护士总数
260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