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无锡,通过书法作品,就能感受到天山下的情韵。昨日,《天山情——新疆书法10家作品交流展》在无锡人民大会堂举行,展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书协张鸿林、张沧、刘建新、马亚飞、陈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书协王怡平、周强、熊建军、张高鹏、武金海10位书法家新近创作的作品60件。作品涵盖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刻,诸体兼备,各具特色,各臻其妙。
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自然风光,还有高昌墓砖、吐鲁番文书、楼兰简牍及残纸、西域寺院抄写经书等历史悠久的大量书法遗存,其与敦煌遗书一脉相承。因得益于当地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这些发掘出土的书法墨迹得以留存至今,为后世学习书法留下了珍贵范本。它们既是研究古代新疆地区历史的文字实物资料,也是探寻新疆汉字书法发展史的重要依据。历史的传承与丰富的遗存夯实了新疆的传统书法底蕴。自汉朝以来,履迹新疆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疆书法创作队伍不断壮大,作品创作不断繁荣,佳作迭出。
“展览从侧面展现了新时代新疆书坛人才辈出的新气象、创作活跃的新态势,使观众得以深入了解新疆书法的创作状态和创作追求”,无锡市书协主席孙璘介绍。
“新疆的书法家们从新疆历史遗存的墓砖、文书、简牍、残纸、经书中传承经典,汲取营养,丰厚的创作素材,良好的继承能力,让他们笔下自带一种古风,十分难得”,展览现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啸为书法作品的技法精到,气韵生动啧啧称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大量的江苏包括无锡人士从江南水乡来到新疆,支援建设边疆,带动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也为新疆书法带来清新细腻的“太湖之风”,与新疆书坛本有的包容大气、自然质朴一道形成大漠雄风,夯实了新疆的传统文化与书法底蕴。此次展览,是继1999年赵彦良、席时珞、翁伯祥、于小山四位新疆书法家首度在无锡举办展览后,又一次新疆书法群体代表性书法家集中亮相。 (陈钰洁/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