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播国际人道理念,引导青少年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增强社会责任意识,5月22日,“探索人道法”课程走进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空港分校,通过讲解知识、观看视频、拼图游戏、体验活动等多样化形式,让更多青少年学会以人道视角观察和理解世界,帮助他们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新颖活泼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据悉,“探索人道法”项目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合作,共同为13至18周岁的青少年设计的一项全球教育课程,旨在向其介绍基本的人道规则、人道价值,以及国际人道法的基本规则。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三个标志分别代表着什么吗?”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们异口同声给出了答案:“红十字”“红新月”“红水晶”。国际人道法培训教师汤鸣霞介绍了这三个标志的作用,它们代表着国际法赋予武装冲突中伤者、病者以及为他们提供救护的工作人员的保护,不可以袭击任何带有这些标志的人员或物体。随后的“拼图游戏”也让学生们对三个标志有了更直接的认识。
该校高一(4)班的葛佳豪同学是国际人道法学习小组的成员,每一次学习,都让他获益匪浅。“国际人道法对人们起得更多的是一种解释和教育的作用,在平常生活中爆发冲突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人道法的知识,更温和地解决问题。”葛佳豪说。
图书馆一楼划分为了两块活动区域,分别为人道救援站和炮兵部队站。“左脚再往前跨一点,在你正前方有一份物资……”在人道救援站的情景体验活动中,学生们需要两两合作,躲避障碍物,拾取其中散落的“物资”,安全送到终点。另一边,地面上不规则摆放着装甲车、房屋、指挥所等卡片,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武器”攻击目标。“在游戏过程中,大家会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常规武器去攻打军用目标,而不是民用设施,这也符合现代战争中基本逻辑和规则。”高二(5)班的韩胜佳参加完游戏后,有了自己的发现与理解。
汤鸣霞介绍,“探索人道法”是无锡市红十字会走进校园,开展系列“博爱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普及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和传播国际人道法,帮助青少年认识战争的武装冲突中体现的法律和人道问题,提高他们尊重生命、保护尊严的意识,增强其参与红十字运动实践的兴趣和责任感。
“探索人道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育学生的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空港分校副校长王保卫表示,通过常年开设校本课程、品格提升工程、开展团课等形式,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普及国际人道法,将人道原则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之中。(高佳美 汤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