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梁溪有座“孩子城”

上学路变得可爱起来

  安全教育实训基地

  可以转动和上色的“球球墙”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崇安寺街道儿童友好示范街区先导段“长大弄学径”正式亮相,沿路周边遍布色彩缤纷的新奇装置和新中式古典连廊,每个转角都有惊艳的口袋公园,而且周周都有主题互动活动。

  不久前,无锡入选第二批全国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崇安寺街道儿童友好示范街区项目是按照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空间的总体要求立项实施的我市最为系统全面的适儿化改造项目。

  上学路变得可可爱爱

  在云薖园对面的连廊上,有一片可转动可涂色的“球球墙”。“这些球球,让孩子的放学路上平添趣味。”崇安寺街道妇联有关负责人说。从连元街小学出来的长大弄、大成巷、复兴路,还有很多可可爱爱的“打卡点”和彩绘墙,等着孩子们去“解锁”。

  崇安寺街道位于城市核心区,建成时间久远,部分街巷、小区风貌老旧,儿童生活适宜度较低。“这一区域公共服务配套资源虽然丰富,但适合儿童的活动空间严重不足。完善儿童友好的公共服务空间是当务之急。”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项目利用名校资源集中的特点,“规划”了连元街、崇宁路、后西溪三个片区的学径之路,针对不同的社区特点和孩子年龄段,友好空间建设各有侧重和特色。项目获省发改委表扬,并作为典型示范要求省内其他各市学习借鉴。

  无锡市儿童友好空间研究中心主任秦胤栋介绍,最美上学路的秘诀不仅仅在于把道路做得漂亮,更是体现一种文明意识,让大家自觉守护孩子们的平安童年。项目通过“一核三类九单元”的适儿化空间规划,打造点、线、面相融合的儿童友好示范街区。“一核”即崇安寺街道所在的龟背城,“三类”指的是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空间要求的学径网络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与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游园绿地适儿化改造三个方面。“九单元”包括连元街、崇宁路、后西溪3条学径网络,连元街社区的儿童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崇安寺社区的青少年儿童科普活动基地和代际融合示范基地、崇宁路社区的儿童共享阅读基地和特殊儿童疗愈基地等5个基地,以及健康路儿童友好游园。

  打造儿童安全实训基地

  在长大弄和复兴路交叉口,“青童集团”的新招牌格外醒目,这里并非新成立的一家企业集团,而是一处面向所有青少年的儿童友好安全教育实训基地,也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儿童安全教育工程安全教育教研基地”、中国消防协会“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安全教育专业委员会安全实训基地”、中国安全产业协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安全实训基地”。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戴上VR眼镜模拟体验老旧电梯安全预警处置和商场、电影院的消防逃生等实境课堂。在市区两级妇联的帮助下,该基地得到了中国青少年儿童基金会安全教育办公室的课程和培训支持。

  连元街社区党委书记王晓磊介绍,新建成的儿童友好安全教育实训基地肯定会成为社区儿童最喜欢的“打卡点”。接下来,社区将组织开展“周周守护 安全‘童’行”活动,用好实训基地。

  以“一米高度”设计方案

  梁溪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蒋蕴霞说,崇安寺街道儿童友好街区先导段的建成,可以说是送给孩子们的别样节日礼物。来自儿童“一米高度”的平视感受,是项目设计中着重考虑的部分。在大成巷改造中,连元街片区充分引导儿童参与城市设计,保障儿童参与议事与空间设计的权利,结合儿童意见进行改造提升。“不少街区的设计元素正是取材自孩子们的设计稿。”相关设计团队介绍,在整体方案的设计中,收集了来自全市10000份小学生描摹的“我心中的连元街”书画作品。在展示的部分少儿绘画作品中,撞色地面音符斑马线、曲折的江南古典连廊、类似折叠屏风的建筑元素,都被设计师们用到了改造中。

  (陶洁 陈怡迪/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