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要闻

中共江苏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召开

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本报讯 5月30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南京召开。全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今年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全面部署,动员全省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信长星作了讲话。

  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江苏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决定》,审议通过关于批准朱立凡、单忠德同志辞去十四届省委委员职务的《决定》。

  全会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驱动,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主抓手,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筑牢重大科创平台支撑,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有效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要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推动新兴产业聚链成群、集群突破,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支持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要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赋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持续提升发展“含绿量”。要增强改革开放内生动力,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两只手”协同发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更加注重用改革激活生产要素、用开放集聚生产要素,推动新型要素与传统要素创新配置、高效组合,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联动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围绕“1+3”重点功能区建设,把扬子江城市群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先行区,支持沿海经济带大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支持江淮生态经济区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支持徐州强化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同时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对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要做强人才队伍关键支撑,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多措并举做好人才引进培育,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培养造就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多次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民生改善上,要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持续优化教育、医疗、住房、“一老一幼”等公共服务供给。乡村振兴上,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稳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文化建设上,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完善博物馆体系建设,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建设文化强省。基层治理上,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水平。社会稳定上,要强化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安全生产上,要扎实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会强调,全年时间将近过半,各项任务艰巨繁重。要全力以赴稳预期强信心,多措并举扩大有效需求,坚定不移转方式增动能,千方百计稳外贸稳外资,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努力争取更好结果,坚决扛起“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