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张梦桐:感激那份微礼,慰我天马行空

本期访谈作家 张梦桐

  1995年5月生于江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网络小说作家,笔名“不间不界”,代表作有《向导是不是重生的》《谁还没点天赋》等。

  2024年6月初中国作家协会公布了年度新会员名单,张梦桐上榜。据无锡市作协主席黑陶介绍,张梦桐刚满29周岁,是目前无锡最年轻的中国作协会员。作家“标签”加身,张梦桐却说她距真正的作家还差“临门一脚”。

  念念不忘1元钱的“礼物”激励

  “我天性就是挺喜欢写点什么”,张梦桐大学期间创作过一些短篇同人小说发布在网上,到了2016年,她从南京审计学院毕业,一开始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琢磨着总得找点事做,于是尝试发表原创网络小说。对于最初闯荡网络的“战绩”,张梦桐自嘲称“不堪回首”:“第一篇写了10万字,只获得了50个‘收藏’,其中有45个是我厚着脸皮求朋友们帮捧场的。”

  如此心血换来这般惨淡,张梦桐难免有些气馁,想搁笔放弃,但是冷酷现实中竟有一丝暖意,“一个陌生读者给我这篇东西打赏了‘礼物’!尽管那个‘礼物’只值1元钱,网站再抽走一半,其实我只是得到5角钱,可这微不足道的‘礼物’对刚刚起步的我是莫大的鼓舞!”时隔七八年,她仍十分感激这份来自网络那端素未谋面的赏识。此后她继续再试,进而柳暗花明——有幸与著名的网络文学网站“晋江文学城”签了约。截至今年上半年,她以平均每年2部的节奏创作完成了13部原创网络小说,总字数超过了400万。

  网络文学汪洋中不断自我重生

  即便已是签约作家,张梦桐依旧有未完成的梦想盼望实现——“我的作品陆续被改编为广播剧、连载漫画,也有了数量可观的粉丝拥趸,每天与他们互动,愉悦感满满。可是对于一个作家来说,终极的梦想肯定还是有出版社愿意为你出书、有读者愿意购买阅读,我希望自己足够努力、足够好运,有机会踢好‘临门一脚’,获得水到渠成的喜悦。”

  的确如张梦桐所说,网络文学的门槛相比传统文学低,网络文学网站搭建的营利模式又刺激着更多人涌进,网络文学赛道竞争白热化,热门的文学网站一年就能新冒出约七八万部小说,每一个创作者相当于在网络文学汪洋里奋力游泳寻找成功的彼岸,太多的人还没有被网友熟悉,就被“后浪”拍“死”。“感觉门类很丰富,实际上雷同、跟风现象几乎无法避免,一个题材火了,一众效仿作品立刻吃尽它的流量红利。”张梦桐描述网络文学困境,表达自己的创作理想,“我会坚持我个人的风格,继续开新奇的脑洞来创作,不断自我重生给读者以惊喜。”

  天马行空里应有无锡的“位置”

  “文学这扇门,我只是一个冒失的闯入者,自身创作的成长成熟来日方长。对无锡的文学事业发展,我尚且感知微薄,暂时分析不出太大太深的道理。”当访谈进入到提建议的环节,张梦桐谦逊地回应。不过,她蹦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想法,“网络文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天马行空,借用好了完全可以给无锡带来‘泼天的富贵’。比如,《盗墓笔记》带火了长白山,《全职高手》主角设定是杭州人,很多年轻人会因为这些爆红的作品去关注长白山、了解杭州。那么,我们不妨在创作时给无锡一个显要‘位置’,从主角设定到故事地点都与无锡密切关联。当读者被角色和文字吸引,自然而然会想去知道更多关于无锡的一切,这或许能够起到宣传无锡、扩大影响力的作用。”

  谈到接下来的创作计划,张梦桐说,今年1月底开篇的“向导”系列第四部延续了类似“变种人精神操控能力”的故事,将在7月或8月终章。未来她计划跳出自己创作的“舒适区”,把文学想象力嫁接到更贴近现实的相亲题材、校园题材上去发挥,“我现在有一个稳定的财务工作,除此之外,每天2-3小时的写作已是放不下的习惯”。

  (晚报记者 何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