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教育

打折的面包,不打折的爱

  无锡市吴风实验学校 狄超

  “新鲜出炉的面包,买二送一,好吃不贵。”还没到店门口,就听到稚嫩的喊叫声,熟练而又透着欢乐的声音,那不是我们班的小仁吗?我和搭班老师循声走进店里。来这家面包店,是对我们班的小仁同学进行家访的。小仁是个单纯率真的孩子,年龄比其他孩子小,所以做事情相对比较慢,平时排斥学习,一到上课就睡觉,作业不看着就不写,回家作业也总是完不成,所以在学习方面相对落后。最近孩子成绩下降非常厉害,以至于不愿意去学校,老师和家长很是着急,便约定进行一次家访。

  经过交流知道,小仁的父母经营一家小规模的面包店,父亲做面包,母亲收银,生意还不错。他们家是从外地到无锡的,家里没有老人帮衬,刚刚买房,经济压力大,所以只能一边开店一边带孩子,每天放学就把孩子接到店里,简单吃个饭,他们就开始忙碌,到晚上十点才会收工,所以孩子一直是在店里自己管自己。久而久之,孩子就开始少写作业,甚至不写作业,但对于卖面包却很感兴趣,而且喜欢收银,收钱找钱,不亦乐乎,而且算钱很少出错。

  和他父母经过一番交流之后,我们准备离开,我顺手拿起一旁打折的面包对小仁说:“来,帮老师拿两个面包,算一下多少钱?”孩子似乎有点害怕,我走到他身边,摸摸他的脑袋说:“来吧,小家伙,看看你的算钱能力。”他看着我,红着脸脱口而出:“26.7元。”我看了一眼价格,12.9+13.8,果然是26.7元。我扫码付完钱,拿着面包便离开。刚走出店门,后面传来小仁的喊声:“老师,您的面包。买二送一,您少拿了一个。”看着孩子躲闪的眼神,我说:“这个面包,是老师奖励给你的。因为你算钱的速度实在让老师佩服。”然后我说了句“明天学校见”就走了。

  第二天,小仁突然像变了个人,竟然及时地完成了我布置的作业,看到这种情况,我当着全班人的面表扬了他,并且交给他一个任务,以后小组评比的加分减分工作由他来做,并告诉他这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一般人是很难不出错地完成的。至此,孩子的学习突然积极起来了,家长反馈小仁回家后知道要先写作业,而且时不时还会和他们聊起学校的事。

  孩子有了进步,作为老师,我们欣喜不已。回头反思,这个孩子的变化要归功于那一次家访,更要归功于那个打折送的面包,这让孩子看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被肯定的成就感。有了成就感,他自然就愿意去付出,愿意好好学习。

  我在想,家访,有的时候访的不仅仅是家长,更重要的是“访”孩子,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交流,通过观察孩子在家里的行为,积极寻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对症下药,给孩子自信,让他们拥有学习生活的成就感,促使他们柔弱的心灵之光在充满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