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日17时,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团洲乡团北村团洲垸洞庭湖大堤决口戗堤封堵已完成91.5米。记者从7日下午召开的湖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大堤决口预计在9日12时前完成封堵。
争分夺秒 每天封堵60至80米
7月7日,大堤抢险救援工作已历经两个昼夜,各方抢险力量全力推进决口合龙,工程车、特种车排成长龙持续作业、连夜奋战,争分夺秒开展堵口作业。
现场,抢险队伍首先在决口两端架设了4个倒车平台,并倾倒大型石块建设“裹头”,减缓水流对决口冲刷,防止决口扩大。大堤之上,一辆辆满载物料的运输车源源不断地开往决堤口,装满碎石的大船正往决堤口灌注石料,采用碎石和块石联合填埋的方式,加快封堵进度。
险情发生后,由中国安能集团牵头,地方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地面和水上交通管控、搞好物料配合,以每小时4船、2000立方米的进度,加大水上抛投力度,压实水下基础,通过平堵和立堵结合,按照每天60至80米的速度推进,确保决口在9日12时前合龙。同时,有关部门提前科学选择排涝泵站设置点,依照团洲垸排涝方案,随时做好排涝准备。
此前,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通报称,5日17时48分许,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紧急封堵失败后决堤,决口最宽时达226米。6日15时许,堤防决口处内外水位基本齐平,水流流速趋于平缓,正式开始合龙作业。
记者从湖南省岳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截至7日14时,团洲垸洞庭湖大堤决堤现场共投入各类专业救援力量4739人,车辆469台,装备318台(套),大型装备设备144台套,舟艇170艘。计划从湖南长沙、汨罗以及湖北石首等地调度21.71万吨块石物料用于封堵决口,目前已经到达3.99万吨。打包砂卵石1500吨、碎石1500吨和5200个钢丝石笼已经全部到位。
自团洲垸一线大堤溃决后,加固间堤“第二道防线”成为重中之重。距决口处约9公里的间堤横亘在团洲垸和钱南垸之间,堤长14.35千米,从7月5日晚开始,消防、武警和民兵部队就将堤边杂草、杂物清除,利用彩条布和沙袋等轮流作业,不间断地加固间堤。这段间堤已经28年未直接“挡水”,堤身土壤结构不够紧密,部分堤段有蚯蚓洞、老鼠洞,万一失守,决堤的洪水就会冲向有8万居民的钱南垸。岳阳军分区民兵吴维说,救援力量正24小时不间断地加固堤身,一米一米地严密巡查,确保发现险情能及时处置。
目前,团洲垸内水量约2亿立方米,须尽快将垸内涝水排干,避免间堤长时间浸泡出险。此外,三峡水库出库流量由18000立方米每秒减至14000立方米每秒;调度四水10座骨干大型水库合计减少出库流量2530立方米每秒;调度湖区主要外排泵站关机停排。通过以上方式减少入湖水量,加快洞庭湖水位下降,为应急处险创造条件。
众志成城 民众安置点里报平安
记者7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安排2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湖南(含岳阳华容县和平江县)和江西受灾地区受损学校医院、水利防洪等设施应急恢复,推动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华容县已在城区设立华容县职业中专、状元湖实验学校、实验小学、章华学校4个安置点妥善安置转移民众。
华容县职业中专是4个安置点中最大的一个,可安置3000余人,目前已陆续安置近800人。学校的宿舍楼里人来人往,有志愿学生在搬运物资,还有爱心机构前来慰问。在这里,当地设置7个工作组、150多名工作人员组成志愿团队,轮班服务暂住的团北村和团洲社区近800名转移民众。
“我有糖尿病,转移得太急了,啥药品都没带。还好,刚到这里,就有你们医护人员来照顾。”83岁的鲍松柏经医生治疗,缓解了并发症带来的疼痛后,被及时转运治疗。
“在这里,我们和亲戚、邻里住在一起,大家一起说话解闷,凉席、洗漱用品都有。”76岁的团北村村民刘协坤被安排在宿舍一楼居住,房间里有凉爽的空调和独立卫浴。他说,能在食堂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老人和小孩都得到特别照顾。
华容县职业中专校长李军辉表示,学校将原本的宿舍区改成安置点,给安置人员统一分发了被子、毛巾、水桶等生活用品,被安置人员的医疗、心理疏导等工作也有专门的志愿服务队负责。
在安置点里,不少人举着手机拍摄生活照片,发送到镇村的微信群里,在邻里间报个平安,让远在他乡的子女们安心。当得知部分民众因匆忙转移没有带上足够的换洗衣物,一些热心市民、学校师生还送来了新衣服和生活用品。
据湖南省商务厅消息,险情发生后,岳阳市商务局迅速对辖区内主要商贸流通企业、超市、批发市场等企业库存情况进行了全面调度,指导保供企业加强产销对接,夯实商业库存,确保调得出、用得上。当前,岳阳当地的大米、猪肉和鸡蛋等生活必需品零售价格保持稳定。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
新闻链接
洞庭湖堤垸为何易出险情
此次溃堤的团洲垸属于洞庭湖区24个蓄洪垸之一,蓄洪垸的定义是指设置在河流中下游用于蓄滞洪水的低洼地带。洞庭湖周边的堤垸是如何形成的?为何容易出现险情?
“长江四口及湘资沅澧四水大量泥沙沉积在洞庭湖,形成大量洲滩,吸引人们来垦种,当时被称为‘湖田’。”湖南省水利厅相关专家说。之后,人们在洲滩周围建堤防挡水,随着堤防加高加大,就逐渐形成了现有的堤垸。堤垸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明清时期兴建较多,目前,洞庭湖区有大小堤垸226个,堤垸保护面积1.6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2万亩、保护人口1049万人。
专家介绍,堤防是在沙洲泥滩建设起来的,部分堤段还跨越原有河道水面建设,“当时,并无现代技术,无法保证堤防的质量。有些堤防是由老百姓自发填筑起来的,必然导致堤防存在先天性缺陷。”
从地质分类来看,洞庭湖堤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沙基、软基等。沙基问题是指,地层结构上一层为黏性土,一般小于2米,其下为透水性较强的粉细砂、中细砂、砂砾石层。当外河外湖水位过高,水将通过沙基向堤面内部渗透。洪水期集中渗漏较普遍,初期以流土为主,最终形成管涌,管涌将带走沿途土质颗粒,当空洞到一定程度后,发生溃垸险情。软基问题是指,湖区较多堤基浅部存在淤泥质类软土,天然含水量高,孔隙大、强度低。在高水位期间,大堤容易发生滑坡险情。
(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