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乐龄

“这次我帮了你的爸妈,下次你可能就会帮到我的爸妈”

“在外互助父母条约”走红网络

  (视觉中国)

  在一些知名社交媒体上,自愿“签署”协议(或条约)并记录亲身实践经历的年轻网友有很多。

  “雨太大,我扶着您过去吧。”瓢泼大雨中,23岁的小黄扶着七旬老人的手臂,拉着他避过一个又一个水坑,不时提醒着“小心脚下”“这里走慢些”……老人佝着背,脚步一瘸一拐。两人的伞轻轻碰撞,雨水顺着伞尖流淌滴落。小黄默默把伞向外倾斜了一些,让雨不会滑到老人身上。这雨中老少相扶的一幕,自然而温馨。谁能想到,他们竟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最近,社交网络上一则被称为“在外互助父母条约”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可能遇到有困难的年长者,这次是别人的父母,下次可能就是你的家人,网友们呼吁大家尽己所能伸出援手。

  说是条约,其实没有任何约束条款,但让许多年轻人转发留言,表示“自愿签署”。网名“生姜拌香菜”的小黄就是被这“条约”打动,才有了大雨天里搀扶陌生老人寻路的一幕。

  善意的约定

  尽管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回忆起那天的大雨,小黄依然印象深刻。

  “雨实在太大了,视线都有些模糊不清了。”那是6月20日,申城遭遇“暴力梅”,全市普降大雨。小黄冒雨出门买菜,回家时路过宝泉路一段正在施工的道路,她远远看到大雨中一把伞下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看起来70多岁,穿着白色短袖,独自在雨中踌躇不前,身影显得有些无助。

  老人转头看到小黄路过,像是看到了救星,远远喊了一声:“请问‘妈妈驿站’怎么走?”这声询问让小黄放慢了脚步,主动走近老人。透过雨帘,小黄看到他目光无神,流露着慌张害怕。小黄伸出手,给他指了指方向准备离开,回头却一眼瞥见老人的脚步有些不稳。

  她忽然想起曾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的“在外互助父母条约”。“雨这么大,路又这么难走,老人家看起来年纪不小了,要是摔倒了怎么办?”那一刻,小黄决定伸出援手:“雨太大了,我送你过去吧。”小黄的话,让老人一下露出了安心的笑容:“太谢谢了,你真是大好人啊!”

  大雨中,小黄搀着老人一步步向目的地走去,他们没有问对方的姓名,告别时除了老人的道谢,也没有说更多的话,但这段不长的路途,却让小黄感慨万分。

  当晚,小黄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条帖子,以“00后互助父母公约”为题,分享了她帮助老人的细节与心路历程:“希望能多传播一些正能量,让世界更加美好。”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小黄第一次了解“在外互助父母条约”,是在社交平台上的一则短视频里。

  那也是一个下大雨的日子,一个戴着黑色鸭舌帽的大叔坐在一家手机店门口,头深埋在膝盖处,一动不动,似乎睡着了。雨点拍打在他身上,很快衣服就湿透了。这时,一位年轻的女店员来到他身边,递给他一杯热水,邀请他进去躲雨。大叔起初以为要赶他走,有些慌乱地解释着。得知女生的好意后,大叔小心翼翼地拒绝了邀请。但女店员坚持撑伞站着为他挡雨,整个后背几乎湿透,大叔最后接受了她的好意。

  这个有温度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小黄,也成了后来她主动帮助老人的原因。“这是一个善意的约定。”小黄说,“在外互助父母条约”并没有明文规定什么,靠的是人们心中的道德与信念感,在日常生活中自发践行。“这种自觉履约的形式,也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体现。”

  孝道的延伸

  医院在线挂号、餐厅扫码点餐、车站网购车票……近年来,这些年轻人看起来司空见惯的事,让不少老年人茫然无措。那些呼吁签署“在外互助父母条约”的声音,不仅因为善良,也因为他们在不同的故事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母长辈。

  “在外互助父母条约,我签了,你接吗?”网名“奥特曼不吃肉”的杨涛是“条约”的拥趸。今年33岁的他家在南通,公司在上海,从事汽车金融行业,经常出差。旅途中,他经常会帮老人调节高铁座椅或抬行李箱等。“都是顺手的事,没有什么成本的。”

  今年6月18日一早,搭乘航班去深圳出差的杨涛在虹桥机场值机安检。过完安检拿行李时,一对白发夫妻拿着登机牌走了过来,向安检人员打听41号登机口的位置。工作人员指了指,夫妻俩又问了几句,也不知有没有弄清楚,就按照指点的方向走了。

  看到那对老夫妻约摸七八十岁的样子,杨涛有点担心他们还是找不到。“你们好,我是44号登机口,离41号登机口不远,你们跟着我一起过去吧。”杨涛的话让老夫妻俩喜出望外,欣然接受了小伙子的好意。看到老太太走路比较慢,杨涛带路时特意放慢了脚步。他本来还想帮老人背包,但两位老人都说不重,考虑到陌生人之间还是应当保持适当的距离,尊重别人的警惕心,杨涛就没有坚持。三个人边走边聊很开心。

  回忆起这段经历,杨涛说他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我父母也50多岁了。如果他们出门在外,我希望他们在遇到不了解或者不清楚的问题时,也有人能帮一把。”杨涛说,这可能就是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最朴素的践行。

  网名“茉莉Sunny”的23岁云南大学生杨岚对此很赞同。在她看来,“在外互助父母条约”其实就是孝道的一种延伸。

  杨岚一直以此为信念:等公交车的间隙,她帮不会打车的阿姨操作打车平台;高铁站的卫生间里,她教老奶奶使用感应水龙头;玉龙雪山隧道口,她把自己的氧气罐送给有需要的人……

  在社交媒体上,杨岚不仅记下她帮助别人的事情,也记下陌生人帮助她的事情。比如,旅途中,有人帮她拍照;上高铁时,有人帮她抬行李箱等。“在自己比较失落的某个时刻,打开这些记录,对我也是莫大的鼓励,感觉世界很美好,我们都值得。”

  清澈的“愚蠢”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签署“在外互助父母条约”,不仅把评论区的“楼”越盖越高,也通过大家分享各自微小而温暖的故事,吸引着更多人加入。当然,也有人提出疑虑和担忧。

  决定帮助那位老人前,自认为“没有戒心”的小黄其实有过片刻的迟疑。今年5月,同样在宝泉路上,她就曾因善良遭遇过一场骗局。

  5月29日,小黄买完菜回家遇到了一位面容淳朴、笑容和善的陌生男子。“我是南京人,来这里找朋友办事,不小心弄丢了手机,能不能借我70元现金周转一下?”

  小黄不是没有怀疑过遇到骗子,但天生比较“迷信”的心理依旧占据了上风。“那段时间,我正在等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反正就70元,被骗了就当买个教训、攒个人品。”

  小黄带着这名男子到了附近的超市换了现金,还好心地询问他“要不要拿一点面包垫下肚子”。男子也不客气,在超市拿了一包花生米。小黄觉得有些不对劲:“他说自己没吃早饭,为什么不拿面包,反而拿了一包零食?”怀疑的念头瞬间划过,但小黄没吭声。

  男子离开时记下了小黄的微信号,信誓旦旦地说:“找到朋友以后,就把钱还给你。”但后来男子杳无音信,小黄始终没等到那条微信好友申请。

  喜欢独自旅行的杨岚也曾在重庆街头遇到类似的事情。一位身着商务装的“成功人士”告诉杨岚,他的手机丢了,现在要赶时间去开会,请杨岚帮他用手机打车,还主动把自己的一块“名贵”手表押给她。

  杨岚没有丝毫犹豫,马上问他地址是哪。但当杨岚在打车平台上输入地址时,竟然显示要200多元的车费。这金额让杨岚隐隐感到不对,最终她拒绝了男子的请求。“我走开之后才反应过来,他第一时间为什么不用我的手机给他的手机打电话?找到手机不是更重要吗?”杨岚庆幸自己没有上当。虽然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但杨岚始终认为,人最重要的品格就是善良。

  小黄也希望自己能始终保持那份清澈的“愚蠢”。“这世界可能有一些恶意,但善良也不少,我依旧希望趁着自己还没经历社会的‘毒打’,多散播一点善意。”

  小黄始终记得那天雨中道别时,老人那句由衷感谢的话:“等了好久,还好遇到了你!”当时一路走来,因为搀扶老人,她整条手臂都被大雨浇透,夏日里亦颇感凉意,但她的内心温暖充盈。

  (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