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零发案”——

蜜桃交易市场的“平安秘籍”

  7月末,蜜桃季接近尾声。位于惠山区的阳山水蜜桃临时交易市场依然火热,八方来客汇聚于此,每天成交蜜桃20万斤左右。火爆销量之下,市场内有项数据首次“归零”——记者在无锡市公安局惠山分局阳山派出所蹲点采访期间了解到,截至目前,该市场在今年“蜜桃季”首次实现了刑事、行政案件“零发案”。这背后有何“平安秘籍”?

  “报警电话刚挂,民警就到了”

  7月26日早上8点多,阳山水蜜桃临时交易市场,买桃、送桃的车辆鱼贯而入。人刚走到交易大厅门口,浓郁桃香扑面而来。市场内,一个个摊位井然排列,一板板粉嫩娇艳的水蜜桃被码放得整整齐齐。客、商穿梭其间,问询声、砍价声交织,一片热闹景象。

  上午8点半,阳山派出所民警丁海阳、辅警虞红伟像往常一样来到市场。这天,两人除了沿各个摊位巡查,还要找当日要回访的报警人——桃农王大爷。此时,王大爷刚在摊位上摆好桃子,小马扎还没来得及放,见两人过来,远远地兴奋打招呼,“谢谢你们啊!昨天那个人把桃子全给我送回来了!”

  原来,7月25日上午,一名男子到王大爷摊位上买桃,先选了9板6两桃,付钱后,又选了3板7两桃,没付钱就走了。“当时客人比较多,我们没留意,直到空下来盘货时,才发现少了3板7两桃。”王大爷说,他立即去找,可那人早已不见了踪影,于是报警求助,“电话刚挂,民警就到了!”

  经调查,警方当天就锁定了这名买桃男子的信息。经电话沟通、询问,对方解释,当时赶着回家,慌乱中多拿了3板桃,愿意送还给王大爷。

  “这是我最好的桃子,一板卖260块钱,少了3板,我们心疼死了!现在完好地找回来,可太好了!”王大爷说。

  “市场里,像这样的求助类警情比较多。”丁海阳说,前来市场摆摊的桃农多是老年人,有的不会使用移动支付,摊位上摆放的收款码绑定的收款账号是子女的,现场没有提示,有的顾客扫码后,没确认付款就走了。前两天,一位桃农夫妇卖完桃回家对账时才发现,有一笔1000多元的桃款没有到账。第二天一大早就跑来报警。丁海阳经调查找到忘付款的顾客,当天,这笔桃款全额到账。

  “除了忘了确认付款,也有顾客扫码后付错了金额的,甚至没付钱就走了的,这种求助警情需要先找人,还有一些是要寻物的,比如,运送桃子的板车找不到了,电动车不见了……”丁海阳说,“尽管大部分涉及的财物金额都不大,有的只有一二百块钱,但这都是桃农在田间劳作得来的辛苦钱,我们会穷尽一切办法,帮他们找回来。”

  盛怒冲进来,展颜“意满离”

  上午11点30分左右,丁海阳和虞红伟巡完市场,回到办公室,刚坐下喝口水,一名中年男子怒气冲冲闯进来,“我昨天在市场里买了100多箱桃子,送客户的,里面竟然有坏桃!现在卖桃的不认!你们看看!”说着,男子掏出手机,照片里,一盒8只装的桃子,有两三只外表有不同程度的腐坏。

  随后,买卖双方被带到调解室。卖方因老板不在,销售员参与调解。其间,针对赔不赔、赔多少等问题,她做不了主,可老板的电话打了几遍都不通。这让买家的怒气值飙升,强烈要求给个说法。

  经民警与市场管理方人员共同沟通、调解,确认买家的桃子确实是在该卖家处购买,并现场估算了损坏桃子的相关费用,最终由市场方先行赔付了该费用。后经进一步安抚,买家情绪渐渐好转,有说有笑地离开了市场。让投诉方从怒气冲冲而来到喜笑颜开地满意离开,这场调解用时30多分钟。

  “买卖纠纷,是交易市场中较为常见的纠纷。”市场管理方相关人士表示,阳山水蜜桃临时交易市场于2023年启用,每年蜜桃季交易期为两个多月,高峰期每日蜜桃交易量39万余斤,即便是眼下接近尾声的低峰期,每日蜜桃交易量也有20万斤左右。交易期间,大量人员、车辆汇聚一处,摩擦、纠纷在所难免。这个问题在搬迁之前的老交易市场更为突出,因为买卖、不服从管理等引发的纠纷较多。蜜桃季,天气炎热、人容易烦躁,有时一言不合,就起了口角,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置,矛盾很快升级,引发打架、斗殴案件。

  阳山派出所距离该市场约5公里,从所里出警,路上的这段时间,小纠纷可能就已升级。为了以最快速度出警,及时把纠纷消除在萌芽阶段,阳山派出所在市场内设立警务室,调配一名轮值民警、一名辅警和4名保安,在市场交易时间(0时至21时)段内轮岗值守,承担市场内治安隐患巡查、服务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安全宣防等工作。

  “民警驻场后,让我们管理方有更多精力来管理、规范市场秩序。而且民警每天在市场内巡查,也对有不法念头的人起到了震慑作用。”该市场管理方相关人士说,由此带来一系列良性连锁反应——“如今,市场治安越来越好,管理越来越规范,对外形象和口碑更好了,慕名而来的客人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晚报记者 刘娟/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