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7日,微信公众平台上线。自此,移动互联网取代了曾红极一时的网络论坛(BBS)、门户网站等成为互联网生态的主阵地,孕育出许多努力奋斗的自媒体创业者。在无锡自媒体圈发展得风生水起的彭泽东就是其中一位。本期“网络文明我参与”,让我们听听他的故事。
东北小伙结缘无锡
彭泽东与无锡的缘分,还得从10年前说起。2014年,25岁的东北丹东小伙彭泽东来无锡创业。来无锡之前,他在老家已经做了一段时间微信公众号并且赚到了钱。彼时正是微信公众号的野蛮生长期,增粉、变现很快。“我在东北小城市都能通过自媒体赚到钱,到长三角大城市岂不是能发展得更好?当时,有几个朋友在无锡发展得不错,所以我就选择了无锡。”他说。
来到无锡后,彭泽东创办了生活服务类微信公众号“无锡生活网”,关注无锡市民的“吃喝玩乐游购娱”,小编每天到无锡街头巷尾去找好吃的、好玩的。很快就成为当时无锡生活类自媒体的头部账号,一些餐饮、休闲商家主动找上门要求投放广告,档期排满是常有的事。
虽然首战告捷,但彭泽东有自己的思考:“生活服务类微信公众号门槛很低,别人很容易模仿,广告业务没有‘护城河’。”果不其然,不久后无锡涌现出一大批同类微信公众号。
不断转型打响品牌
彭泽东开始了转型。他告诉记者:“转型的原因一方面是生存压力,更重要的一点是,我觉得自己的发展应该与城市的发展相契合,打出自己的品牌,留下属于这个城市的印迹。”
2016年,彭泽东在江阴徐霞客镇、无锡马山等地举办了大型活动“帐篷文化节”。马山龙头渚的“万人帐篷节”火出了圈,引来央视等媒体竞相报道。“‘帐篷文化节’从下午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上午,有歌手演唱、烧烤晚餐、篝火晚会等环节。熊熊燃烧的篝火,点亮了夜空,更点燃了在场所有人的激情。我对于转型的决心更坚定了。”多年后回忆起这次一炮而红的活动,彭泽东眼里依然闪烁着光芒。
除了“帐篷文化节”,彭泽东还举办了长三角自媒体大会、温泉节等活动,同时与众多商家合作,推出“美食打折卡”。“无锡生活网”的运营模式从被动等待客户投放广告,升级为品牌活动、策划引领型微信公众号,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大大增强了知名度和抗风险能力。
彭泽东并没有停下转型的脚步,尤其是短视频平台崛起后,他深耕或尝试过房地产、文化旅游、美妆等赛道。其中,抖音号“江南导游老屈”采用从业20多年的资深导游到各个文旅景区讲故事带货的形式,已成功出圈。
采访中,彭泽东谦虚地说:“不断转型说明我还做得不够好,还要继续努力。”自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行业,持续学习和不断优化至关重要。
“无锡充满机遇”
“来无锡10年,我还没学会无锡话。”这是记者采访彭泽东时,他说的第一句话。没学会无锡话的原因,一是无锡自媒体圈子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另外就是无锡非常包容、开放、友好,无论你从哪里来、说什么方言,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尽管不会说无锡话,但彭泽东早就把无锡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我早已爱上这座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城市,完全融入了这座城市飞速发展的脚步。”在彭泽东眼里,无锡这座城市,如同一位博古通今的智者,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现出开放的胸怀。无论是古老的东林书院,还是现代化的摩天大楼,都洋溢着和谐共融的气息。
无锡给彭泽东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办事效率高、营商环境好。“无锡为我们这些创业者提供了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无论你是‘草根’还是精英,在无锡,只要你努力就有机会成功。同时,无锡是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城市,只要你足够努力和勤奋,就能赢得一份有尊严的生活。感谢无锡给我们这些来自外地的‘新无锡人’提供公平的创业机会和发展平台,带着这份感恩我会继续做大做强,回报这座城市。”彭泽东深情地说。
(晚报记者 孙暐/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