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的天空下,水面碧波荡漾,不时有飞鸟掠过水面,荡起层层涟漪,河岸草木葱郁茂盛,散步健身的百姓络绎不绝……在阳山处处都能看到,村民笑意写在脸上,幸福甜在心间。
从空中俯瞰,阳山生态旅游度假区(阳山镇)内大大小小的95条河流星罗棋布,和田野、村居交织,呈现出江南水乡的独特之美。全长88.01公里,围绕 “露水、亲水、净水、活水”的基本要求,将河道、岸坡、植物等进行整体布局,营造一个“碧水绿岸、亲近自然”的城镇休闲活动空间。每天晚饭后,桃源村村民姚文君都去河边散步乘凉。“我从小在猫桥河边长大,以前猫桥河地势低洼,一到雨天就内涝,而且河里都是浑水,现在水变清了,环境变好了。”姚文君高兴地说。
连日来的高温天气,河道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热辣滚烫”、水汽蒸腾,可即便如此,每天依旧可以看到河道保洁人员辛勤工作的身影。他们头顶烈日,脚踩热浪,每天乘船一趟又一趟地穿梭往来,一遍又一遍地清理着水面上的漂浮物,为了河道清洁畅流而不懈坚守。
漫步阳山镇阳山河河岸,沿岸人行步道、休闲座椅、观景平台等亲水设施与两岸绿化相得益彰,一派“走入景中赏景、站在画中摄影”的生态意境。阳山河曾经垃圾入河、废水直排、淤积严重。随着“最美河道”的深入推进,在河道拓宽、疏浚、护岸建设等工程的陆续实施下,这里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阳山镇狠抓源头治水治污,巩固提升“美丽河湖”成果,并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工业集聚区块和镇村(社区)生活小区等截污纳管工作。结合“一河一图册”,采取“针灸式”治理水环境。今年上半年镇、村级河长履职1054次,开展无人机+人工常态巡河,下发的河道环境问题104个,已处理98个,6个问题整改中。阳山优Ⅲ水10条占比90.91%,13条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河道优Ⅲ水质比率76.92%,全镇75条河道优Ⅲ水质比例达到78.67%。
河道美了,村民们的幸福感也更强了。家住陆区社区居民许春联告诉笔者:走出家门就仿佛来到了“小公园”,绿树红花倒映在清澈的河面上,蜿蜒游荡。村里还开展“文明家庭”“洁美之星”等各类文明评比活动,提高我们老百姓保护村居环境的积极性。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阳山把环境保护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提升百姓生活质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结合起来。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体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阳山,让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区域更绿、环境更优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之路。
(俞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