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7日,市委书记杜小刚、市长赵建军分别督察调研太湖安全度夏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太湖治理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最新部署,按照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太湖安全度夏应急防控工作会议要求,抓实抓细太湖治理各项工作,确保高质量实现“两保两提”目标,确保太湖连续第17年安全度夏。市领导封晓春、马良,市政府秘书长陈寿彬参加活动。
地处太湖上游,宜兴是太湖治理的“前沿阵地”。在宜兴欧渎港,杜小刚详细了解宜兴太湖沿线蓝藻防控处置工程的进展情况。在小径港藻水分离站,杜小刚察看藻水分离设备运行,并询问脱水工艺、无害化处置等情况。
灵湖码头地处无锡太湖七里风光堤,去年以来实施梅梁湖七里堤蓝藻处置工程近岸段,目前已投入使用。杜小刚看望慰问一线工作人员,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南泉水源厂是我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之一。杜小刚走上栈桥,察看沙渚水源地水质,详细了解水源地安全度夏措施。
当天,赵建军以“四不两直”方式督察检查太湖应急防控工作。在滨湖区渔港喇叭口蓝藻打捞点,赵建军实地察看水质并详细询问蓝藻防控情况。来到宜兴市乌溪港桥,赵建军俯身察看太湖西部湖区沿岸水质藻情。走进八房港蓝藻打捞点,赵建军看望慰问冒着高温辛苦作业的湖体保洁人员。赵建军还专门检查了今年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他现场察看入湖河道洪巷港沿线的一处蔬菜大棚基地,经现场环保监测人员检测,目前洪巷港支浜水质良好。检查结束后,赵建军就地召开专题座谈会。
当天的调研和座谈中,市领导在肯定今年以来我市太湖治理取得的成效后指出,当前是太湖水质由量变到质变、实现“稳定达标”的临界期关键期窗口期,也是太湖安全度夏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太湖治理“国之大者”时刻放在心上、扛在肩头、干在实处,全面落实省行动方案和我市“1+9”实施方案,加力推进年度治太各项任务和重点项目,持续强化外源减量、内源减负和生态修复、应急防控、能力提升等工作,早日实现流域水环境质量根本好转。要确保安全度夏,锚定“好于上年、好于全太湖”目标,加密蓝藻水华巡查和监测频次,增加打捞船只、人员和设备配置,健全蓝藻“挡、引、捞、控”体系,并适时启动实施调水引流、人工降雨等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杜绝发生大规模湖泛;当前极端高温天气和涝旱急转,形成了水华暴发的潜在条件,要按照“加量、提效”要求,落细落实工程性安排、项目化措施,推动应急防控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坚持综合施策,突出近远结合、多管齐下,把流域水系综合整治作为重要一环,密切关注上游来水情况,加快新一轮河道治理专项行动,尤其是按照湖泊Ⅱ类水标准,“一河一策”“一段一策”推动入湖河道水质尽快提升,扎实开展太湖生态清淤和主要入湖河流清淤疏浚,积极探索深井控藻新技术和藻泥利用新途径,加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对蓝藻种群变化和控制机理的研究,统筹抓好蠡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要狠抓协力落实,各板块守土尽责、守土有方,各部门靠前担当、协同协作,紧盯治太重点区域和工作薄弱环节,强化专班推进、每日研判、定期调度和挂牌督办,力促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特别要加强常态化、全维度督察,充分发挥纪检、检察部门的“利剑”作用,进一步提升公益诉讼威慑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推动全市上下合力交出太湖治理合格答卷。(高美梅、惠晓婧、王怡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