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本科批次录取结束,锡城考生们的去向已经尘埃落定。采访发现,锡城“05后”将大学与专业、自身发展与国家所需结合考虑,理性选择自己的“心头好”学校及专业。
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专业是无锡市第一中学毕业生的首选,如王庆华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录取,鲍梓涵被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拔尖)专业录取。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8)班超半数学生选择新工科专业。
从在社团“玩”,到进大学“研”,鲍梓涵的专业选择是综合考虑个人兴趣、国家需要以及未来发展的结果。他在高中期间曾获得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并取得外观设计专利证书。接下来,鲍梓涵将通过本博贯通培养模式完成学业。“未来8年,我会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前沿技术的了解,通过学校科研项目和各类竞赛积累经验。”他说。
从学校提供的录取数据可见,今年不少锡城考生扎堆选择了医学、药学类专业以及军队院校和警校。江苏省天一中学2024届共有98名毕业生选择了知名高校医学部以及医学领域的专业院校,录取的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有7名毕业生被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9名毕业生被中国药科大学录取。无锡一中2024届毕业生中共6人被军队院校录取,17人被警校录取。其中2024届高三(14)班有7人被警校录取,创造了近年来该校同一班级警校录取人数之最。采访发现,这些高中毕业生在选择专业时理智且思路清晰。天一中学毕业生陈柯昀的高考分数通过了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录取线,但为了选择热爱的临床医学专业放弃了北大。
天一中学执行校长陆锋磊表示,从无锡“05后”选择大学和专业可以看出,他们对未来的规划有较为清晰和理性的认知,在做选择时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发展以及国家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考虑,不仅看学校的学术氛围和专业实力,也看校园文化与自身是否契合。他认为,这与我市各高中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生涯规划并开设相关课程有关。学校重视并引导他们结合自身兴趣,响应国家新工科、新医科建设的呼唤,综合考虑国家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专业。“我们学校不仅为学生开设专业的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还通过与多所知名高校合作开课,举行大学节等,培养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兴趣,为他们选择适合的高校、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他说。
(陈春贤、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