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大学的研学中感受智造的魅力,在无锡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中心了解绿色低碳的作用,到无锡市南京大学锡山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触摸前沿科技……这个夏天,无锡市第一中学搭建暑期工程教育研学平台,让学子们通过线下寻访和线上学习,在实地探访与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提升工程素养。
今年1月,无锡一中与东南大学开启“双高合作”并签订了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无锡一中学子于近日组团前往东南大学无锡校区开展研学活动,走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现场,聆听教授的学术讲座,感受中国“芯”的跃动,体验智能制造的魅力。活动期间,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郑丽霞以“小芯片 大智慧”为题,为中学生们介绍芯片产业以及我国取得的成果。一中学子深刻感受到当下突破卡脖子技术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他们在讲座结束后踊跃提问。高二(13)班学生席憬航介绍,他在听郑教授讲到延续摩尔定律时,想到了鳍式场效应晶体管,便提出了疑问。“没想到我的问题竟然得到了郑教授的认可。不过郑教授提及的‘栅’‘离子注入’等概念对我来说比较陌生,我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我将在今后两年努力学习,争取进入东南大学集成电路专业学习,今后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无锡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中心是展示中国“双碳”战略实施成果的重要窗口。在无锡一中2009届优秀校友孙奕的带领下,无锡一中的“萌新”们对“零碳建筑”“零碳社区”建设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一名学生表示,他在此次活动中学习到“双碳”目标背后的科学原理与社会价值,理解了“绿色”这一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踏入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中心,我仿佛穿越到了未来的绿色生活中。”此次活动给高一新生吴悦琳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表示,活动不仅拓展了视野,还在心中种下了低碳生活的种子,让她开始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理念。
南大锡山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自成立以来,致力于生物医用材料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是无锡乃至全国生物科技领域的一颗新星。走进研究所,无锡一中师生就近距离感受到生物科学为人类健康所做的贡献。一项项成果、一个个发明都让在场师生深受触动,真切感受到科技无与伦比的魅力与力量。高一新生吴依芸说,参观生物研究所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让她对生物学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被研究所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打动,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兴趣。希望未来我也能够参与到这样有意义的研究中去。”
无锡一中还打破学习时空的约束,构建无界限的学习环境。该校的工程夏令营融合算法设计的前沿智慧以及三维设计与智能制造的精湛技艺,设计出精品线上学习课程,进一步满足学生提升工程素养的需要。
导师引领、课程建设、项目学习、实践探索,无锡一中正在进一步深入推进实施“像工程师一样实践:普通高中工程整合课程基地”项目,加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进程,为学生搭建通往未来工程师之路的坚实桥梁,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体验中激发对科技创新的无限热情。(无锡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