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5版:中国医师节特刊

以匠人之心传承岐黄之术

——致敬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全体医师

  医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守护着健康的希望。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更需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在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看他们用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传承中医瑰宝,为患者点亮生命的灯塔。

  早期康复介入

  一体化治疗造福患者

  康复医学科医师在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市二中医运用专业的康复知识和技能,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逐步重返正常生活。

  前不久,60岁的市民王先生给市二中医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送来了水晶奖牌、木托铜牌,以独特的方式向科室医护人员表达了感谢。今年3月,王先生突发中风,虽然通过治疗后生命无碍,但奇怪的走路姿势、僵硬的胳膊和手都让王先生感到无奈和绝望。王先生没有放弃,慕名来到了市二中医康复医学科,在医护团队的帮助下,他开启了康复治疗之旅。刚入院时,王先生的运动功能障碍还很明显,走路时膝过伸、甩胯,上肢功能障碍下的手指只能一点点屈伸……康复医学科的中医师、治疗师们针对王先生的病情给出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医师团队先帮助王先生从患侧负重、重心转移和膝关节控制开始练起,逐渐纠正他的步态问题,再通过肌力诱发、肌张力抑制、精细功能等训练。经过3个月的康复治疗,出院时,王先生的抓握已不成问题。治疗期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专家指导下,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康复结果让大家都很满意。

  据介绍,市二中医康复医学科为滨湖区肢体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是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江苏省人民医院为该院的指导医院。康复医学科主要收治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的患者,脊髓损伤后的患者,骨折后及骨折术后等需要康复的患者,老年慢性病、痴呆的患者等,科室在治疗基础上,还开展特色诊疗项目,包括神经康复、骨科及运动创伤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等。

  依托该院的中医优势,康复医学科内专设中医治疗区,主要进行针灸、艾灸、拔罐、推拿、局部牵引等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活动障碍、肌肉痉挛、颈肩腰腿痛及周围神经病变。科室还专设康复治疗区,拥有康复设备包括吞咽障碍治疗仪、言语评定及训练系统、上下肢康复训练系统、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中频脉冲治疗仪、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仪等。经过多年发展,市二中医康复医学科已成为市内一流中医特色专科。

  从“根”论治

  中西医结合精准“脉”诊

  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持续上升,由周围血管疾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狭窄、闭塞、坏死等患者越来越常见。对于众多脉管病患者而言,溃疡与感染的侵袭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不仅肉体上给患者带来无尽痛苦,更在心理上造成沉重压力。尤其是糖尿病足、脉管炎等患者,一旦病情失控,截肢风险便随之而来,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可控的情况下,尽量保住肢体,就是保住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78岁的糖尿病患者王老伯(化名),因一次意外导致右脚出现溃疡,在外院接受抗感染等治疗一个多月后,病情非但没好,还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多方求医结果都是建议截肢,听说无锡市第二中医院内分泌科与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科有合作门诊,他慕名前往就诊。在完善相关检查、评估下肢血管情况后,医护人员对其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保肢方案:在综合调控血糖的基础上进行清创引流、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此外,根据辨病辨证,选用了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中药汤剂,同时,使用中药箍围法、蚕食清创术等对其创面进行逐步清创,待感染完全控制、侧枝血运重建后进行手术缝合。经过2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右脚肢体及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据介绍,无锡市第二中医院内分泌科始终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并重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的优化及评价体系,在甲状腺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垂体、肾上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上颇有优势。

  2021年,无锡市第二中医院引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科曹烨民专家团队坐诊、带教。自脉管病专病门诊开设以来,已接诊了大量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曲张溃疡、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患者,团队发挥奚式脉管病学术流派的特色,针对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应用中药箍围、中药塌渍、中医化腐清创术、奚氏祛腐清筋术、脱疽截趾术、蚕食清创术等中医特色疗法帮助患者康复,让周边患者不出无锡就能享受到上海同质化的优质医疗服务。(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