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荣荣 文 |
盛夏清晨,牵着女儿的小手,跨入古寺山门,在凤谷行窝的匾额下走进江南名园。水声萦绕中漫步清凉的八音涧,如行山阴道中。停留在知鱼槛曲栏前,投喂慵懒的鱼群,看它们涌动的大嘴在水面翕张。这时太阳已经很晒,但是只要紧走几步,穿过惠山寺大殿侧门进入云起楼,依山缦回的游廊正好遮阴。从隔红尘拾级而上,由石阶木梯引到最高处敞轩,晴朗碧空下,在斗拱挑檐的庇荫里,凭栏远眺对面葱绿山顶上朱紫色的龙光塔,还没到中午,山风仍有一丝凉意,吹得畅快,经二泉坊出愚公谷北门回家。
这是多年前暑假的某一天,又一次陪孩子“复习”日常游园路线。在这条路上,由二泉坊到愚公谷北门有一排祠堂,出租给几位惠山泥人工艺美术师作为工作室。名为工作室,却大都更像旅游商店,摆放着满满当当的旅游纪念品:照例有各色真真假假的宜兴紫砂壶、紫砂杯;印着古诗古画的折扇、团扇;烫了各种祝福话,吉祥图案的大小葫芦;当然也有色彩艳丽,形体简单的惠山泥人,而主人工作台只在偏僻一隅。
这一带我们通常都不会停留,总是径直穿过三贤祠再往南,有一个幽静场院,石桥曲折,古木幽深,湖石垒岸的深池里偶尔会看到几羽白鹭在悠闲地散步。我正要穿过三贤祠的大门,女儿却已经先进了西厢,我只能紧跟在后。这倒是一间与众不同的工作室,是三贤祠西厢朝北的一个小间,东壁摆放着作品展示柜,光线充足的工作台对门背窗,窗外茂盛的植物碧绿生光,像天然的屏风。台前一张老式藤椅,不大的空间没有任何旅游商品,看起来整洁素净。一位满头银发、清瘦白皙的老人正聚精会神创作,听到有人进门的动静,他放下手中的工具,转头笑眯眯地看着好奇四处打量的我们。
我仔细观看展示柜中的作品,都是传统的泥人创作题材,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造型准确,对于形体的细节刻画入微,最令人惊讶的是不施彩绘,完全用空间关系来表现细节:眉目、衣纹、发丝包括服饰和甲胄的纹理。我不禁询问是否还要给泥人上色,老先生回答说作品已经完成了。
这是如假包换的雕塑了,我心想。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欣赏真正的雕塑,有一点震撼:仔细观察从眉眼、衣纹到手部的各种细节,揣摩创作者的技巧手法。一个念头油然而生,我也可以尝试一下……
见我欣赏得入神,老人与我攀谈时话匣子也打开了。年逾古稀的老人是惠山泥人研究所的资深工艺美术师吕信捷先生,吕老退休后赋闲了一段时间,终究放不下泥塑,在家人的支持下重开了工作室继续创作。令我意外的是,说一口标准无锡方言的吕老并非无锡本地人,他出生在浙江东阳的一个木雕世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工匠。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还是翩翩少年的吕老和父亲一起到杭州参加西湖工艺美术博览会,被参展的无锡惠山泥人迷住了,不顾家人反对,孤身一人来到当时的无锡泥人厂学习工作,期间吕老成绩优异,又被选拔进天津泥人张的创作研修班深造。成为泥人张传人的高徒。若干年后天作姻缘,在无锡安家,从此成了一个真正的无锡人。
我想老人的经历解释了作品素胚和写实风格的由来:泥人张作品形神兼备,以写实见长,而东阳木雕当然也不施彩上色。聊了好一会儿,我不敢打扰吕先生太久,临别时吕老师给了我一包创作用的惠山泥,特别叮嘱送给小朋友做手工。
参观了吕老师工作室之后,尝试一下的想法始终在心头挥之不去,有时甚至会在脑子里空想一个题材,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虚拟制作起来。真正开始沉下心学着制作泥塑,已经是在很长时间之后了,自学入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但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再也停不下手。慢慢有了几分心得,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疑问,我想再一次拜访请教吕老师。循着熟悉的小路走进工作室,发现一片凌乱,主人不在,一个陌生中年人正在打包搬运。惊讶询问才得知:吕老师竟已病故了,工作室也不得不关闭。
怅然若失地走进三贤祠后的敞院,蔽日浓荫中,曲桥深池,古木游廊,景物依旧,而我与吕老师竟然只有一谈之缘。
回程中心思潮涌:作为本地人,我早已对惠山泥人失去新鲜感了,怎么会在与吕老师的仅有的一次偶遇谈话后,从此念念不忘进而跃跃欲试呢?除了吕老师作品区别于一般传统作品的创新之外,他的传奇经历对我更有一种感发: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全力追求内心认定的目标,背井离乡,辞亲远游,最后为之付出一生。大学问家矢志求学,高僧大德一心证道的决绝也不过如此。没能再次见面,有一点遗憾,吕老师已经无法知道:他偶然的一番话,竟能让一个对雕塑一无所知的中年人拿起刻刀。
锡惠公园,无锡人再熟悉不过了,我日复一日走过的游园路线也是大家常走的,就在种种寻常中,与吕老师不寻常的偶遇,影响了我此后的日子,这大概就是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写下这些潦草的文字,算是我获得宝贵赠礼后向吕老师的致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