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二泉月·文学

忆陆文夫先生

  | 周铭扬 文 |

  我第一次见到陆文夫先生,是1978年在无锡市工人文化宫文学创作进修班听他讲课。他在台上,我在台下,是一个忠实的听众。

  而到苏州工作后,每次在他的办公室,品着他泡的明前碧螺春,面对面地聆听他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地娓娓道来,听他讲当年创作《小巷深处》的历史背景和受批判的遭遇,令我至今难忘。他还讲了创作《围墙》《美食家》等作品的生活素材和巧妙构思,以及所赋予的现实意义。这不是上课,但胜于上课。真正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陆文夫先生没有一点大作家的架子,没有豪言壮语,他的语言和他的外表一样,朴素而又平易近人。

  有一次,他笑着对我说:“小周啊,我和你是同行,年轻时,我也做过好多年记者。”原来,陆文夫随军南下后,就担任了新华社苏州支社的采访员。后来,又在《新苏州报》做了多年记者。陆文夫深有体会地说:“做记者,最大的收获是能深入各个行业,在不经意间了解行业和老百姓的详细情况,虽然有许多无法写成新闻,但对于后来从事文学创作,都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珍贵素材并带来了创作灵感。”从陆老的表情中,可以体会到他对记者生涯的思念和回味。

  因长期在苏州工作,从我居住的苏州饭店到青藤书屋步行不过十几分钟,所以,常常去苏州杂志社拜访陆文夫先生,有时聊到中午,他都很热情地邀请我和一道去的同志去南林饭店吃饭。我有时再三推辞,他说:“已经预定好了,再推就显得虚伪了。你一个外地人,行灶又不背在背上,饭总是要吃的。”而且苏州杂志社与南林饭店有一扇小门相通,进入南林饭店步行十来米便是山水楼餐厅,确实方便。

  陆文夫先生的小说《美食家》闻名中外后,我经常邀请陆老参加旅游星级饭店的美食节和特色餐饮活动。见面的机会很多,也了解了陆文夫先生的一些饮食爱好。喜欢喝茶,也善饮酒,且酒量不错。然而,他对易拉罐装的啤酒、可乐、雪碧、八宝粥以及碗面和真空包装的食品,都不屑一顾,从不食用。他说,凡真空包装的食品均有添加剂和防腐剂,都是毒药!他宁喝散装鲜啤酒,也不喝易拉罐的青岛啤酒。

  与陆文夫先生交往时间长了,他把每期《苏州杂志》都寄赠给我。后来,他的家属在十全街上开了一家名为“老苏州茶酒楼”的餐馆,他专门请新闻界、旅游界的同仁和朋友参加开业典礼。店门口有一副楹联,乃陆文夫先生亲撰,曰:天涯客来茶当酒,一见如故酒当茶。非常贴切好记,与茶酒楼的含义更是融洽。

  陆文夫先生不仅平易近人,且对提携年轻人富有善意和爱心。在苏州十余年间,我曾斗胆请陆文夫先生帮过一个忙,请他推荐无锡一位热爱写诗的青年作者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陆文夫先生当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介绍年轻作家加入作协,我以为不是难事,但陆老很认真地对我说,你把他的作品拿给我先看看再说。此后,他在认真阅读了这位作者的诗和散文后说,写得不错,但我于诗词是外行,我另外为他请一位诗人做介绍人。事后,他出面请著名诗人朱红为这位无锡青年作者做了推荐人。

  在与陆文夫先生很多次的交谈中,给我留下最深刻记忆的是他对同仁的关怀。他说:“要想方设法为每个编辑和作家解决生活中的后顾之忧,如住房、煤气包、小孩入托上学等等。这样,他们才能有时间和心思去写出好作品。”某年清明过后,陆老请我去他办公室,送我一盒明前碧螺春。聊天时,他指着院内绿草茵茵的花园说:“人能在一起共事不容易,这是一种缘分。”为此,他一直有个设想,要在这个院子的南墙边,立几块金山石碑,碑文由他来写,要把在苏州杂志社工作过的所有同仁的名字,以及他们创作或编辑的优秀作品、获奖作品,都刻在碑上,这样做,既是给后辈的一种念想,对他们的一种鞭策,也是给自己的一份安慰。死了后也可在院内立一块小碑,刻上名字和简介,配张小照,这也可让后人常常想起他们。可惜陆老提出的这个想法,因青藤书屋是苏州文保单位,无法实现他的这一愿望。

  我常想,假如我们在单位工作也能遇到陆文夫这样的领导、长者、前辈、名家,那应当是一种缘分和福气。

  现在,陆老已仙逝多年。我离开苏州后,也很多年没有去青藤书屋了。但我的书柜中,还保存着几十本当年他赠送的《苏州杂志》。而陆文夫先生对后辈、对同仁的慈爱之心、关怀之情,却让我永远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