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后,母亲留在老房子里自己住,将近100平方米的房子里,堆着她从各处捡来的塑料袋、旧纸板、矿泉水瓶,甚至是一些塑料餐盒,还有不能穿的旧衣物、无法使用的老物件。”
“该扔就扔?你们不懂,这些东西都有用,以后会派上用场。”
问诊结束后,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一科主任医师孙秀丽告诉那位“不懂的年轻人”,老人可能患上了囤积症。“你母亲不懂你的‘断舍离’,你其实也不懂老人家的病、不懂老人家的心。”
“避风港”成为“垃圾房”
家住北京的王芳(化名)和老伴住着宽敞明亮的三居室,但有一个房间的门,就连子女也不能轻易打开。这个屋子里面装满了她从外带回的各类空塑料瓶,从柜子里到桌子上,塑料瓶密密麻麻地堆放着,稍一触碰,还会呼啦啦往下掉,但王芳始终不愿意处理。
“这些瓶子谁都不许动,谁也不许卖!”这群“宝贝”占据了偌大的空间,气味难闻,还常见到乱爬的蟑螂。邻居们多次投诉无果,居委会只好找来王芳的子女,孩子们反复劝说,甚至提出主动帮老人整理,但统统被王芳拒绝了。
像王芳这样爱囤积的老人并不鲜见。蔡沐华(化名)的姥姥,把10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经过60年的日积月累,变成了“垃圾房”。“当时一进姥姥家门,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所见的景象。”蔡沐华仍然记得,出国多年后回到那间再熟悉不过的老房子,竟然连一个坐着的地方都难以找到,想要进一步在姥姥身边照顾她都成了问题。
蔡沐华看着曾经温馨的避风港成为一个堆满旧物和杂货的“垃圾房”,心里满是疑惑,“姥姥这是怎么了?”
“引发囤积行为的原因有很多,从临床经验来看,首先要排查老人是否存在心理异常或者认知障碍,这可能是出现了某些疾病的前期表现,导致他们产生了不合常理的物品使用观念和价值判断。那些年轻时没有囤积习惯,上了年纪反而喜欢囤积物品的老人尤其要注意。”孙秀丽表示。
有些老人因为曾经一些特殊经历,产生了不安全的依恋体验,对很多物品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依赖感,身边的所有物品都被投注情感,给了自己决不能扔的理由,一旦物品被丢弃就会产生强烈的痛苦感和分别感。而年轻时期因为缺乏某样物品而经历的较为严重的创伤事件,也会让老人对囤积物品有一定执念。
蔡沐华发现,姥姥家的杂物中会有一些家人小时候玩过的东西。“她在年轻时就开始收集各种物品,从我们的玩具到不再使用的家具,家里囤积的不仅有塑料袋、旧纸板,一些小东西也记录了家庭成员的成长轨迹。”
每一件物品似乎都承载着老人们对家庭的深情和对过往的怀念。这些物品是记忆之间的纽带,也是对抗孤独和失落感的盾牌。“我们总习惯于老人们白发苍苍的形象,好像经常忘记他们也曾是孩子,那些曾经的创伤和依恋,可能需要余生来治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彭华茂说。
缺少家人的陪伴、情感的满足,那些关于孤独、未来、死亡的焦虑和恐惧,往往是囤积行为的心理根源。“经常有患者悄悄和我讲,他们非常害怕自己某天孤零零在房间里去世,没有人能及时发现他们的离开。”北京安定医院老年精神障碍门诊副主任医师陈雪彦说。破衣服、空瓶子、螺丝钉、塑料袋……这些其他人不屑一顾、随手扔掉的不起眼的小东西,此时成为老人们能看得到、抓得住的心理情感依靠。
是怀旧、收藏,还是无效囤积?
山东省济南市的刘田(化名)最近有些烦恼,岳母经常花9.9元、19.9元买一些用不上的小玩意儿,每天能收到七八个快递。而废弃的快递纸盒,老人也不舍得扔,就堆放在客厅的沙发上。最严重的时候,快递纸箱都已经堆到天花板上了。
同样是面对快递纸箱,有些老人的处理方式则截然不同。“我认识的一位老人,在拿到家人的快递后,会自己找一张纸,记录下某年某月某日,某位家人购买了何种物品,然后给所购物品、快递纸箱和自己记录的信息拍照留念,废弃的快递纸箱会及时扔掉。他认为这是一种记录家人生活状态、孩子成长的很独特的方式,其中有明显的逻辑关联。”彭华茂表示。
真正的怀旧、收藏和无效囤积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很多老人喜欢存旧物、捡废品,觉得自己是在收藏,与囤积并不相同。囤积行为往往是无节制、无目的性、无价值判断的,囤积者无法意识到哪些东西是有价值的,也无法自主管理那些物品,而一旦有人试图干预,还会让他们爆发如大喊大叫等过激行为,这也意味着,囤积者的精神健康或许出现了问题。”陈雪彦告诉记者,无目的性的积攒,其实也是一种囤积行为。
收藏和适度怀旧对于老人是一种精神寄托,既不影响自己与他人的正常生活,也不会给大家带来困扰,甚至会给生活增添很多乐趣,也能够让老人在收藏和怀旧中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而囤积则带来各类健康、安全隐患和生活上的不便。
“一旦出现囤积行为,也意味着患者可能会有强迫、焦虑抑郁、认知障碍等其他情况。”陈雪彦表示,在临床上,虽然已经将囤积作为单独一类疾病,但仅存在强烈囤积行为而无其他心理问题的患者十分少见,囤积行为仍然是精神疾病的一种表现。
“不得不说,老年人的孤独感其实会随着时间的演进而逐渐增强,有些老人就是希望通过囤积这种行为引发关注,虽然是在劝说和责备,但好过不闻不问。”彭华茂认为,既要看到囤积这个行为本身,思考引发囤积背后的原因,从老人真实的生活状况出发,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关注他们背后的精神需求。
用陪伴和关注
帮助他们成为“银发收藏家”
“姥姥腿脚不方便,家里东西太多会影响她的行动,也会诱发安全问题。”蔡沐华说,去年5月,姥爷去世了。姥姥一个人在家,看到家里囤积的旧物难免触景生情。经过一家人充分沟通,姥姥最终要到外地休养一段时间,而蔡沐华和妈妈也做了一个决定:在取得姥姥同意的前提下,趁其不在家,帮她打扫这些“时光的宝贝”,重整生活的秩序。
这是一项大工程,两个人面对3个卧室、厨房、客厅等8个区域里堆满的旧物,既茫然又束手无策。当蔡沐华一次次从柜子、床底找出姥姥用塑料袋层层包裹的金项链、旧纸币和值得珍藏的信件时,他才意识到原来姥姥是那么需要陪伴和帮助。
在家庭沟通环境良好、相互情感支持充分的情况下,家人会抱有一定同理心,去理解老人的囤积行为。孙秀丽建议,孩子要通过陪伴和关心,给予老人更多的安全感,在与父母一同分析物品的必要性时,给予方法和情绪引导。“对于囤积障碍,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心理治疗,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
一件件物品确认、一个个房间清空……蔡沐华和妈妈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才把姥姥家清理好,但他们依然不知道,以后如果姥姥继续囤积,除了劝说,他们该如何是好。
“先扔掉最不必要的东西,然后在陪伴老人聊天、做开心的事情时,逐渐处理其他杂物,原本扔东西会让老人感到焦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处理杂物与积极情绪的正向情感连接。”孙秀丽表示,这也许需要较长时间,但通过耐心和关爱,孩子的努力最终会帮助老人改善状况。
陈雪彦认为,目前学界提出“银发收藏家”这一说法,其实是在鼓励存在囤积行为的老人,在减轻病耻感的同时,让他们能积极自主地管理囤积的物品,对其进行分类和价值判断,缓解囤积行为及其带来的后果。这是一种正向的积极和鼓励。“希望越来越多有囤积行为的老年人,在正规诊疗、家人陪伴和自我管理下,有一天能够成为真正的‘银发收藏家’。”
“经过清理后,我们还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如今姥姥家里干净明亮,安装了安全扶手,改造了卫生间环境,家里的每个房间都有床,随时方便家人来照看、陪伴姥姥,那些有记忆温度的老物件,也被分门别类地安置在家中的柜子里,家人们还打算专门整理一个空间,给姥姥放置她想继续收集的东西。”蔡沐华说:“我们希望,姥姥回来时,这间‘时光的屋子’,今后可以为她带来更多温暖和爱。”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