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纪念《太湖》邮票创作30周年展启动

范扬30年后重返无锡,揭秘幕后故事

  “诗咏鼋头,书画太湖”——纪念《太湖》邮票创作30周年展,于昨日在鼋头渚景区正式拉开帷幕。1995年7月20日,国家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太湖》的特种邮票,生动展现了无锡的绝美风光。这套邮票不仅标志着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套湖泊邮票的诞生,也是设计者范扬艺术生涯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三十年后,范扬再次来无锡举办画展,重温当年的创作历程,感慨万分。

  体验明星般待遇签名签到手软

  活动当天,无锡的集邮爱好者们热情似火,早早便排起了长队,翘首以待范扬的签售。60岁的邰炜特地从宜兴赶来,他自豪地展示了自己珍藏了29年的《太湖》邮票及邮票信封,并恳请范扬签名留念。同样,79岁的廖世泽也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珍藏的本子,里面夹着完整的太湖邮票,视若至宝。“我是1994年来无锡创作《太湖》邮票的,一晃三十年,这次重来觉得太湖依旧迷人,鼋头渚依然美丽,无锡人民仍旧热情。”范扬回忆起当年的邮票首发式,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上世纪90年代,正值全民集邮的热潮,主办方用大卡车运来了一整车的邮册和邮品,集邮爱好者们在太湖饭店排起了长队,场面蔚为壮观。范扬作为设计者,首次感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他笑着说:“当时签名签到手都软了,后背贴满了伤湿止痛膏,到最后连自己写的‘范扬’两个字都快不认识了。今天在鼋头渚,我又体验了一把这样的感觉,应该签了200多个信封。”

  据悉,此次《太湖》邮票创作30周年展,展览时间从即日起至25日,展出了《太湖》邮票的正稿、画稿及相关主题邮品,以及范扬近年来创作的无锡太湖风光写生作品、书法作品和历代名家太湖山水文献作品共计约60幅。同时,现场还展示了为此次活动特别印制的纪念邮册、明信片、纪念封等相关邮品。据了解,范扬上周便抵达无锡,并创作了4幅太湖风景的画作。

  因贴合大众审美而脱颖而出

  在新中国的邮票史上,《太湖》邮票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范扬而言,这段经历无疑是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据范扬透露,当时参与《太湖》邮票设计的并非只有他一人。邮票设计对画家的要求极高,需要在方寸之间展现全景,即使知名画家也未必能够胜任。因此,全国有多位画家参与到了这次创作中,但最终范扬因别出心裁的设计而脱颖而出,他直呼“幸运”。

  在创作过程中,范扬选择了以宋代工笔青绿手法来描绘他眼中的太湖山水。他解释说:“这套邮票是以春夏秋冬四时不同之景来展现太湖之美,在用色上也是师法自然。比如《寄畅清秋》用的是秋日枫叶的红色,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色彩。”范扬认为,邮票是面向大众的,需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因此他选择了用“青绿山水”来表现太湖之美。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来说,“青绿山水”颇为难画,容易落入俗套,难以高雅。但范扬却善用青绿石色,又以朱砂赭石点缀于淡墨之间,使得画面彩墨交融,浑然一体。行家评其青绿山水画面“平伏”,即平和服帖之意。《太湖》邮票正是范扬青绿山水的“平伏”之作,并最终赢得了编辑和评审的青睐。

  完成《太湖》邮票耗时一年

  在创作《太湖》邮票前,范扬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我恶补了中国邮史,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并在无锡园林专家沙无垢的陪同下,遍访无锡美景,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风土人情。”范扬表示,从梅园的福禄寿太湖石到寄畅园的移步换景,从鹿顶山远眺太湖渔归到太湖边的日常写生,“时常在太湖边一画就是一整天,等回过神来,腰已经僵硬得动弹不得了。”

  范扬谦虚地表示,这套邮票是自己至今为止最下功夫的作品。从接受任务到完稿,这么几幅小小的画作前后竟然花费了一年的时间,“不断地进行修改,比如画得密的地方就需改得疏朗些,再加上印刷等问题,都是作品频繁改动的主要原因。”范扬说。对范扬而言,《太湖》邮票是他美好而不可复制的青春才华的见证,此次回到无锡办展,不仅是对自己艺术生涯的一次回顾和总结,更是对无锡这片美丽土地的深厚情感的再次表达。

  (晚报记者 璎珞/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