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网事

16岁中学生获正高职称还研发火箭?

中国科协等多方否认与其有关

  近日,一份简历引起国内科技界关注。该简历声称16岁中学生何某成为“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研究工作室正高级负责人”,并成为“中国宇航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对此,中国科协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科协旗下并无此工作室,何某与中国科协无关。

  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记者查询发现,在一个标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版权所有”字样的“科技工作者之家”网页中,自称在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学习的中学生何某,在其工作经历部分称自己是“青少年科技研究工作室正高级负责人”,并自称是该工作室“创始人、负责人、总工程师”。

  “科技工作者之家”网页显示,中学生何某是“青少年科技研究工作室正高级负责人”。根据该网页资料,何某出生于2008年12月,籍贯为湖北省。

  此外,名为“荔省青少年科研活动小喇叭”的微信公众号则刊文介绍何某:“男,2008年12月28日出生于广东广州,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研究工作室总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研究员、中国宇航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该公号文章还介绍,何某完成气动挤压工程方案设计(航天航空类)发表过几篇国家级期刊论文,设计了“探索一号”系列运载火箭方案,参加了“第八届冲压发动机技术交流会”“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2024年6月参加2024“筑梦航天·行进湾区”莞港澳台侨青少年交流实践活动。2024年1月评选正高级职称。

  除了16岁的何某,公众号文章还介绍了“副高级”的李某某、谭某某等人的资料。

  何某自称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研究工作室总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研究员、中国宇航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对此,有网民在感叹别人家“牛娃”的同时称:“面对这逆天的优秀,我们怎么能顶住压力,不让焦虑一层层最终传导给孩子呢?”也有网友对上述何某简历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11月14日,中国科协办公厅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中国科协旗下并没有所谓“青少年科技研究工作室”,更不存在为其评选正高级职称的可能。另外一名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工作人员也确认,从没有设立过“青少年科技研究工作室”,也没有听说过这名16岁的负责人“何某”。

  对于何某个人资料中提到担任研究员的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该校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从未招录过16岁的研究员。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中学方面工作人员则表示,没有听说本校学生或者教师有从事设计运载火箭的信息。(澎湃)

  网友闲话

  @方舟:这位“神童”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假得离了谱!这是造假从小抓起的节奏呀。

  @雨夜长弓: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推动下,一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博取关注,不惜编造虚假学历和经历。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个人诚信,更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影响。

  @小葱拌豆腐:这种造假行为应该严惩。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样的造假行为无疑会误导他们,让他们误以为弄虚作假是成功的捷径。

  @风吹吹心情不错:博眼球无底线的行为值得警惕。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社会公德,更破坏了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

  @千山吹雪:发布信息的相关平台在监管上存在失职与不足。平台的监管是维护网络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一环,对于此类虚假信息的传播,平台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