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二泉月·书苑

时代潮流下的人性变化

读萧耳《望海潮》

  | 陈建奇 文 |

  很早就喜欢阅读萧耳老师的文学作品,从《小酒馆之歌》《中产阶级看月亮》《樱花乱》《林中空地》《鹊桥仙》到最新的《望海潮》。

  《望海潮》有三个取景点:三门、义乌、杭州。可以说每个作家进入一个小说的方式,都是奇奇怪怪的。义乌小商品市场,有意无意的女性意识,萧耳敏捷地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把握住了时代的面孔,还原到复杂的人性上来。从琐碎平淡的生活中,掇取了最能反映当今的生活场景。

  如果说《鹊桥仙》是一个更关注爱情的文本,《望海潮》则在何朵朵的故事里容纳了时代的浮沉。《望海潮》中的主角乡下丫头何朵朵,生于浙江三门何家村。何朵朵因为长得矮小,又是相貌平平,没有姐姐何作儿有那么好看的丹凤眼,更比不上姐姐的姣好身材、清纯可人讨人喜欢的好模样。丑人多作怪,貌不美,心却比天高。她认识的朋友伟国虽比不上姐夫沈波,但为了实现朵朵自己的野心与欲望,只能一步步来,朵朵身在杭州,身心寂寞。骑驴找马,她默许了伟国的亲狎,也是伟国折断了她高飞的梦想。

  同样,在朵小姐和阿奎身上,两人终究不是一路人。朵小姐对生活有野心,对更好的生活充满向往和羡慕,她向往出国旅游,向往更大的房子,向往一辆好车,向往漂亮的服装和包包,向往都市生活……她想有个能干的男人做靠山。而平庸的阿奎随遇而安,不思进取,粗茶淡饭就能安身立命,他的人生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他混沌,不管事。朵小姐要的生活,她自己挣不来,阿奎也给不了。

  萧耳的小说会按照人性的本能走向而铺展,她没有去讨好大众的口味来叙事,在何作儿与沈波身上,何作儿应该是守家护女的主儿,平安的小康日子过得按部就班。事情就出在夫君沈波身上,在体制里沈波要往上蹿,怎么个蹿法,他没有其他好的资源,最好的资源就是他老婆何作儿,为了讨好上司,他牺牲了自己老婆的身体。何朵朵知晓姐姐无奈的出轨,并没有表现出惊讶,反而劝导何作儿“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好人,也没有那么多坏人。只是你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对比何姐妹,何作儿还是属于理性生活高于内心生活,何朵朵是感性生活多于理性生活。何作儿她本来就有自身的优势,不必用奉献的手法去获取她想要的。何朵朵无论自身的长相、学历、身高,都要比何作儿欠缺一点,那何朵朵敢作敢为,物欲情欲也强于何作儿,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会豁出去。小说的最后部分,何作儿在妹妹何朵朵的开导下,突然有了顿悟,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而且这一顿悟与自己今后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何作儿在众人眼里一直是个好姐姐、好妻子,为了家,一直压抑着自己的个性和追求,牺牲了自我,奉献了自己,为他人而活着。

  萧耳是一个有灵性的作家。毛尖说萧耳“她愿意在《红楼梦》里醉生,也能够在《蝴蝶梦》里横枪。真喜欢看她对笔下男女又是骂来又是爱”。萧耳曾在好多年前就说过“文字几乎成了一个人全部的精神支柱,它的力量,是宗教,或许只有同一道上的人才能理解这感觉”。这是一部关于女性成长的优秀小说,更是一部女性寻找自我认同的小说。

  萧耳的叙事艺术,是她在多年媒体行业里、在写作的磨炼中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另外方面,快速变化的生活也在推动着她技巧更为成熟自然的叙事风格。

  我们从伟国、朵朵身上,总能照见浙商的影子,台州人的脾性。萧耳的《望海潮》无言地纠缠着受伤妇女的灵魂,妇女同样要和男人一样去追求幸福的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女性似乎又处于弱势地位,慈爱、坚忍,渴望生活的热情,又往往是徒劳的挣扎,流露着无尽的忧伤。生而为人,无论是朵小姐,还是你我,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我们一生能跨过几道门呢?

  《望海潮》,萧耳 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定价: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