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天下

村民癌症晚期

30多人为其翻新老宅过年

  韩兴海老宅翻新后。

  韩兴海老宅翻新前。

  2月4日,大年初七,四川遂宁射洪市官升镇青果村,站在老宅前的韩兴海眼眶微红。

  新墙、新屋顶、新床、新家电……从一场酒局作出的决定,到村里上百户人家自筹3万元,再到30多位“回家过年的人”冒雨抢工时,仅仅5天时间,一群邻居竟让这座年久失修的老宅变了模样。

  老宅变新房

  蛇年春节期间,邻居们翻新韩家老宅的视频,通过短视频社交平台广泛传播,网友们盛赞“中国好邻居具象化了”。

  这群“好邻居”缘何自发翻新邻居老宅?2月4日,记者来到这个距离射洪市区20多公里的小村庄。

  “他家现在遇到事,大家乡里乡亲的,一点小小心意……”作为翻新韩家老宅的发起人之一,村民陈显明说,希望这个忙能帮韩兴海渡过难关。

  青果村位于射洪市官升镇,距离主城区20公里,车程约40分钟。全村户籍人口3050人,常住人口约700人。蛇年春节,有千余外出务工村民赶回家过年,往日冷清的村庄,这几天格外热闹。

  “村民帮忙修房子?修的是韩兴海家老宅,他家就在前面十字路口往左,大约1公里就到了。”2月4日下午,记者走进青果村,一打听,村口超市老板立马指路。和很多人一样,这几天,他在社交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这件发生在身边的善事。

  走进韩兴海家,还没来得及打上招呼,一声吆喝先传了过来。“再看看接口,家里还是没通电。”顺着声音望去,屋檐下,一位电工师傅正踩在梯子上,手里举着灯。在他身后,外墙面已刷上水泥,用手摸上去,还有点湿湿的;在他身旁,新换的房门上还贴着保护膜;与房门一墙之隔,搭着一个小棚,里面堆满了柴火。

  视线往上,这座有四间房的农屋被加盖了新屋顶,风雨不侵。

  踏进屋内,一位工人师傅正在安装热水器。在卧室里,摆着一张新床、一个新柜子。

  病情加重,连夜归家

  “我这几天都在医院,床铺这些还没弄。”前脚刚进门,韩兴海后脚跟了进来。

  韩兴海,今年63岁。多年前,随着家中长辈搬迁至青果村。他和妻子结婚后,育有两个儿子。早些年,他和妻子外出务工,两个儿子也跟着去了。久而久之,他家的老宅变得越来越破旧。往年春节回家,他们一家都暂住在弟弟家。

  去年4月,他的妻子被检查出癌症晚期。此后一直在厦门治疗,今年春节大家都已归家时,他也待在厦门陪着妻子。

  除夕那天,医生给了他最坏的消息。“我和妻子商量,她也想回老家,我于是带着她买了高铁票,在初一晚上赶回了成都。”韩兴海说,从成都回到射洪,他把妻子送进射洪市区医院保守治疗。

  “我有过翻新老房子的打算,但一直没顾得上……”韩兴海说,让他没想到的是,当他和妻子回到射洪之前,邻居们已经开始翻新他家的老房子。

  这也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孩子转来了压岁钱

  陈显明未曾想到过,自己会在社交平台上刷到自己的身影。

  这则短视频,记录了包括陈显明在内的青果村里男女老少们自发筹款给韩兴海翻新老房子的这件事。视频通过网络广泛传播,陈显明和邻居们的善举,被众多网友盛赞“中国好邻居”。

  陈显明说,给韩兴海家修房子的决定,源自1月27日的一场酒局。

  “当天晚上,村里很多人都在一起吃饭,因为之前就知道了韩兴海家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在商量,既然他们要回来住,那乡里乡亲的,总要想办法出份力。”陈显明回忆说,一番讨论后,大家决定有钱出钱,有人出人,给韩兴海家把房子修了。

  陈显明说,韩兴海要带病人回家,在弟弟家继续居住很不方便,大家想着在他回来的时候,就能够尽快住进新房,决定初一联系修葺所需的材料,初二一早立即动工,“他总归需要个安身之处。”

  吃完饭,村民唐春林在村里微信群发布这一消息。当晚,便收到了5000多元。到初二上午,善款已经涨到了22000多元。

  “我们只记录了转账的村民,具体金额没有对外公布,这都是大家的一份情,多少不论。”村党总支书记陈林说,这些修房的钱,来自村里大大小小的邻居,有读书娃娃转来了压岁钱,也有嫁出去的女子转来的。

  钱是大家筹的,负责修葺的工人,也全部来自当地。

  “春节期间要去找工人太难了,人工费也不便宜,最后决定由村里人自己动手。”陈显明说,好在村里在外务工的人都回家过年了,泥瓦匠来了,电工来了,刷墙师傅也来了……大家看到群消息后,纷纷自发带着工具和一些材料来到韩兴海家,分工协作,忙活起来。“早中晚饭,大家各回各家吃饭,完了继续过来帮忙,连水都是自己带的。”

  村民陈艳得知了此事,大年初二一早,她和丈夫赶紧从成都赶回村里,为韩兴海一家出份力。她说:“家里孩子十多岁了,希望能给他做个榜样。”

  无法拒绝的善意

  “去年8月,通过排查,我们对韩兴海家的情况非常清楚。”村党总支书记陈林说,截至目前,“低保兜底”“医保代缴”“大病保险”等帮扶政策已落实到位,村里还在为他们申请“两癌”救助,“我们一定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帮助他渡过难关。”

  关于大家捐款修房,韩兴海身在外地,与乡亲的多次通话中,他都婉拒这份好意。

  “我们和儿子们都在外工作,这个房子平时没人住,不想在过年的时候打扰、耽误大家。”韩兴海说,家里孩子遇到一些事情,加上妻子患病,基本花掉了全部积蓄。“大家都知道这些事,之前就曾帮助过我,现在还来筹钱修房,实在是过意不去。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人还没回来,他们就开始动工了。”

  “这有啥,都是一份心意。”

  “修房子是大家一致同意的,没有什么不好的。”

  “你妈妈今年95岁了,以前还带过我,这点忙算什么。”

  “有些事遇见了没有办法,会好起来的。”

  听见他的话,一旁围着的村民说。在大家看来,出钱出力是小事,分内之事,“我们村里大多是姓陈的,但没有把韩姓当外人。”

  临别走上村道,陈显明对记者说:“谢谢媒体的关注。”韩兴海转过身给一群邻居说着谢谢。

  射洪城外,进出城快捷通道与国道连接线旁,城市宣传语伫立半山腰,其中四个字,给青果村这群好邻居的故事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有情有义。(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