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由市教育局、市教科院申报的《构建全域中小学工程教育格局》入选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为充分展现基础教育战线持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与创新经验,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教育报刊社自2024年9月中旬以来,面向全国各地和中小学校征集基础教育创新案例,经过严格、审慎的专家评审,遴选出十大类别、每个类别各10个,共计100个基础教育创新案例。
近年来,无锡扎实推进中小学工程教育,不断探索多样化育人模式,关注学生创新意识、高阶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形成全域中小学工程教育格局。无锡市教育局坚持“顶层设计+基层创新”思路,在总体部署基础上,鼓励多地多校因地制宜开展个性化探索,形成兼具稳定性和适应性的中小学工程教育方案,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联通、衔接有序”的全域中小学工程教育格局。
顶层设计 勾画中小学工程教育全局图景
无锡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以培育“未来卓越工程师”为引领,构建全新中小学工程教育格局,建立特色工程教育新生态。成立中小学工程教育领导小组,创建中小学科学(工程)教育发展中心,以“一盘棋”意识夯实中小学工程教育之基。实施“优秀工科教师”计划,引进优秀硕、博士生,开展“十百千”工程教育师资培养行动,培育卓越师资。
基层创新 激发中小学工程教育实践活力
无锡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导向型、龙头性课程,以科研力量引领创新实践,设立工程教育专项,鼓励各校以项目、课题研究引领工程教育教学方式研究。建设“1+8+X”实验室和实验中心,达到满足本校、服务周边的效果,形成联通内外的工程教育学习场景。吸纳卓越工程师、科学家参与工程教育,提升教师团队专业水平,为工程教育赋能增效。
协同行动 拓宽中小学工程教育实施渠道
无锡完善工程类特长生制度,建立全流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工程班”培养载体,成立教育发展联盟,协同各界资源,培养潜力学生。构建“双高”(高中、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发挥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选设30个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作用。(锡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