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刚过去的两天,无锡先是迎来了29.2℃的高温,但上周日晚上气温急转直下,雷电、大风、降雨齐上阵。昨天,无锡发出今年首个强对流黄色预警。都说“三月天,孩儿面”,受冷暖气流对抗的影响,眼下的无锡已进入最多变的时节。
今起重回冬天模样
昨天凌晨,锡城的天气舞台很热闹。寒潮南下,和强大的暖湿气流发生剧烈碰撞,今年第一次强对流天气如约而来。大风忽起,淅淅沥沥的雨水洒落,旺盛的暖湿气流催生出2025年的第一声春雷。到了早晨,惊雷阵阵不停歇,还出现白天秒变黑夜的现象。
气象学上,每年出现雷声的第一天被称为“初雷日”。无锡市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无锡的初雷一般在3月初,今年的初雷来得很准时。气象专家表示,每年春季,明显增强的暖湿空气与冷空气对峙,引发强烈的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当潮湿的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就会形成积雨云,云中强烈的电场使正负电荷发生碰撞而放电,从而使万钧雷霆骤然发生。
这声春雷像“天气闹钟”,宣告着无锡正式进入强对流高发季。昨天早上,无锡市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强对流黄色预警信号,解除后不到3小时再次发布。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前天晚上至昨天下午,我市大部分地区降雨量达到中雨量级,部分地区达到大雨量级。此外,我市极大风速达到了9级,另有3个站点的风速达到8级,20个站点的风速达到7级。
为何这次的强对流天气这么凶猛?气象部门人士解释说,此前异常回暖的背后是强盛的暖湿气流提供了非常充沛的大气能量和水汽,大举南下的寒潮好比冷水滴入热油锅中,积蓄在大气中的能量被迅速引爆,形成今年第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各种极端天气组团来袭。
受寒潮和雨水双重压制的影响,昨天我市迎来“跳楼式”降温,11时实时气温仅有7.8℃,较前一天同一时间降低17.8℃,午后最高气温定格在10℃,比前一天降低近20℃,街上的行人们纷纷换上了冬装。今天,冷暖交汇带向南转移,强对流天气离开锡城,雨水逐渐收尾,但寒潮影响仍在持续。今天我市上空维持西北风4至5级、阵风6级,白天气温上升依然乏力,预计最高气温仅有9℃,最低气温将降至6℃。接下来几天,我市天气将重新恢复到冬天的模样,多云转阴,气温在4℃~10℃之间徘徊,直到周末气温才会逐步上升。
明天迎来惊蛰节气
前几天,气象部门预告锡城即将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这次降温会不会延缓入春进程?“目前来看,我市大概率在2月28日已经入春,但还需等待3月3日、3月4日两天的平均气温出炉才能最终确认,如果这两天温度降得厉害,有可能会阻断入春进程。”气象人士表示,如果最终官宣2月28日入春,我市将迎来历史上最早的春天。
明天是惊蛰节气,惊蛰意为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它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这样来看,昨天凌晨的初雷来得很应景。虽说回暖是惊蛰时节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但处在冬春过渡阶段,天气变化频繁,冷冷热热、晴晴雨雨,对流天气也会增多,大家要注意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添衣保暖,做好防寒防风防强对流的准备。
今天是“数九”中“九九”的第2天,俗话说“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惊蛰节气意味着农耕的开始。今年2月,我市降水量13.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48.5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128.8毫米。≥0.1毫米的雨日只有5天,常年是9.9天,去年是15天。“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到2025年2月的这个冬季,我市降水量仅有40.0毫米,是无锡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干旱的冬季。”气象部门人士分析认为,2月我市日照136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多12小时,总体较为充足,温高光足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苗情持续向好转化,然而,偏少的降水使得全市部分田块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情,影响了在田作物生长发育。好在3月降水将呈偏多趋势,将有效缓解旱情。
(晚报记者 吴雨琪/文 还月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