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无锡

看直播“上头”预付千元,10分钟后反悔了

网购预售电动自行车遭遇退款难

  看了直播间的宣传,消费者按客服要求微信转账1000元订购一辆预售的电动自行车。消费者冷静下来想要退款时,与卖家产生了这笔钱究竟能不能退的争议。近日,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区分局调解了这起因网购引发的消费纠纷。

  前段时间,消费者小泊(化名)在某网络平台刷视频时,看到某网店正在直播销售电动自行车,他对其中一款车型越看越“上头”,便联系客服想要下单。客服表示,该款车是店内的预售商品,暂无现货,要买的话需要添加客服微信提前报名。随后,小泊按照客服要求,添加微信并向其转账1000元订购了一辆。

  10多分钟后,小泊突然“下头”,不想买了,向客服提出退款。客服却以这笔钱是“定金”、不支持退款为由予以拒绝。经多次协商未果后,小泊向市场监管部门求助。

  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区分局受理该纠纷后,联系商家进行核实。商家称,除了这1000元属于定金外,不愿意退款还有一个原因——商家已发货,并提供了物流单凭证。如果小泊坚持要退款,需要扣除打包、运费等成本费用。

  工作人员查看双方聊天记录、发货记录、物流信息等发现,商家在售前的聊天过程中,并没有明确这笔钱是定金;事后,商家虽然下了物流订单,但该订单一直处于揽收状态,商家并没有提供打包、发货、支付邮费的相关凭证。

  经进一步调解,商家将小泊前期支付的1000元全部退还。

  消费提醒

  预付款前应明确钱款性质

  网购切勿脱离电商平台

  预售商品的付款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次性预付商品的全部价款;先预付商品定金,再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预售模式能够帮助商家提前锁定客源,但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风险。

  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区分局工作人员提醒,商家在推出预售商品时,一定要尽到合理的提示义务和说明义务,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在购买预售商品时,一定要看清预售规则,提前问清预付款的性质(是定金还是订金)、预付款返还条件、商品发货时间等,并通过与商家签订合同、聊天留痕等形式予以确认,以免事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或损失。消费者购物时要保持理性,也要保持高度警惕,无论商家以何种理由诱导您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都不要轻易接受。一旦发生纠纷,将面临维权难题。

  定金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是担保的一种形式,根据民法典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订金并非规范的法律概念,一般情况下理解为提前支付的价款,它不具有定金的担保性质,无论哪一方发生违约情形,给付一方均可以主张全额返还。

  (刘娟 见习记者 毛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