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教育

汇聚青春力量 传承雷锋精神

用志愿服务为春日增色

  今年的3月5日是第63个“学雷锋纪念日”暨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锡城各校组织师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10万余人次线上追“锋”

  “学习雷锋好榜样……”3月4日下午,无锡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网络直播间人气飙升。市关工委报告团成员蒋川海在镜头前生动讲述雷锋的故事,吸引了“五老”骨干以及全市20多所中小学、技工院校共10万余人次收看。

  蒋川海是市关工委报告团的人气成员之一,本次直播他分享了雷锋精神是什么,自身如何学雷锋以及学习雷锋要把握的关键点。“要讲得精彩,吸引学生听,我除了讲雷锋的故事还分享自己在部队学雷锋的经历。”他说,“雷锋精神的内涵我认为有三点,坚定理想不动摇,甘愿平凡不懈怠,追求进步不停歇。我希望青少年能理解,学雷锋不止在3月5日那天,要融入日常、化为经常,年年学、月月学、日日学、时时学。”各地各校积极组织师生收看直播或直播回放。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王辰羽说:“志愿服务是青春的生动注脚,我将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做新时代追‘锋’人。”无锡市新吴区梅里实验小学五(3)班学生刘锦垚表示,听了讲座后,自己内心更加坚定,要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学生。

  爱心义卖传递温暖

  3月3日,无锡经开和畅实验中学内爱心涌动,“春‘锋’十里,‘义’路有你”主题爱心义卖活动吸引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生将闲置的书籍、文具、手工艺品等物品精心布置成义卖摊位,并化身“爱心摊主”,热情介绍商品并推广公益理念。

  本次活动注重实践育人,将德育与劳动教育、环保教育深度融合,义卖所得金额将捐赠给孤儿院、贫困地区学校。学生自主设计宣传海报、管理义卖账目,在实践中提升组织能力,通过旧物循环利用,深化“绿色低碳”理念,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担当。学校德育处负责人说:“活动以‘学雷锋’为契机,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奉献精神与责任意识扎根心间。”

  思政课开在博物馆里

  “泰伯来到梅里之前,太湖流域与中原地区的差异究竟有多大?刚才在橱窗中展示的……”3月5日,梅里遗址博物馆多了一批穿着黄色马甲的志愿讲解员,他们来自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无锡市吴风实验学校和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从学历史的学生到成为讲述历史的“小老师”,这堂开在博物馆里的思政课不仅为学生开,也为每一位走进博物馆的游客而开。

  当天,三校师生先来到梅村高中校史馆,追溯共同的校史源头。梅村高中高一学生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外校师生介绍学校的至贤文化、历史发展、德育活动以及丰富的课程体系。“奉献、进步、担当是雷锋精神的内核,今天我们从读校史开始,看到不同时代雷锋精神的不同表达。”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团委书记华梦凯表示。

  在梅里遗址博物馆,一堂特别的思政课让师生加深了对学校、对梅里、对吴文化的认识。在带领师生参观并细致了解过馆内藏品及相关典故后,博物馆讲解员还给学生分享了不少讲解技巧。

  “他们是学生,也是文化传播的使者,把自身所学进行理解、消化,用自己的语言体系表达,完成从学到用的转化。”华梦凯表示,此次选择梅里遗址博物馆,并联合吴风中学和梅村实小开展活动,既是对校馆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也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尝试,后续还将探索更多思政育人新模式。

  机场快闪传乡韵

  “我有一段情啊,唱给诸公听……”一曲《无锡景》回荡在候机大厅,部分旅客被歌声吸引,自发驻足欣赏并举起手机拍摄。3月4日,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教育集团组织学生走进无锡硕放机场,以“传统故事现代表达、地方文化全球传播、志愿精神科技赋能”为中心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学生在机场主动帮助旅客搬运行李、办理值机,展现无锡温度。他们还专门设计了方言声景、非遗再造、快闪演绎等创新形式,为旅客捎来无锡景、无锡音、无锡情。

  “作为土生土长的无锡人,我很高兴能在硕放机场演唱代表家乡的歌。”高一学生丁妤晨的歌声吸引了前往沈阳参加校考的姚同学。她特意循着歌声找到丁妤晨,二人互加联系方式并合作演唱了《大鱼》。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无锡非遗版画艺术现场体验和激光雕刻定制项目。激光雕刻项目引导人、学生陈珂说:“把旅客的照片导入激光雕刻机,它就会在木片上雕刻,为旅客留下在无锡的美好回忆。”“带学生走进硕放机场这个世界化的窗口,希望他们通过文化宣传、志愿实践等形式,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无锡故事,传承传统文化。”梅村高中空港分校教师邹馥凯说。

  3月5日,梅村高中教育集团学生还前往硕放街道残疾人之家开展帮扶体验活动。学生现场与残障人士组成互助小组,协助他们完成手工制作项目。在爱心大棚,学生分为三组体验锄草、工具整理、多肉种植,并通过认购残疾人亲手培育的多肉植物完成爱心捐赠。接下来,该校学生将在残疾人之家认领责任田,学习翻地、播种等农耕技能,把这份温暖延续下去。

  走进社区服务老龄人群

  在第63个“学雷锋纪念日”前夕,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陆续走进社区,组织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该校财经学院砺香义工站自去年开始陆续组织志愿者走进附近社区,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手机便捷出行。2月28日,该校文旅学院与共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合作,重点围绕网络反诈、法律援助等内容开展志愿服务,增强社区老龄居民反诈意识、维权意识的同时,也形成了“互带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基层党建工作模式。3月5日,该校物联网工程学院则在西园社区以“你的需求AI来解”为主题,帮助社区老人尝试、掌握DeepSeek、豆包等AI软件应用,让他们体验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

  项目化志愿服务集市火热“开市”

  3月5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青春志愿行 奉献新时代”志愿服务集市火热“开市”,服务近千名师生。

  近百名青年志愿者设置了7个志愿服务摊位,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以项目化、清单化的形式精心设计服务主题和内容,包括证件照拍摄、电脑义诊、茶艺美学、急救培训等多样服务体验。工业互联网学院的青年志愿者闫若昊和影视学院青年志愿者李文靖都表示,学雷锋、做实事,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他人,还能锻炼自身能力。据悉,学校将持续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擦亮志愿服务品牌。

  (陈春贤、杨涵、高宇  通讯员 刘婷、潘佳妮、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