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专版

立足“高原”建“高峰” 无锡二院:打造技术“新高地”

写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建院117周年

  “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医学专家团队周利群教授与市二院冯宁翰教授共同进行5G连线机器人手术。

  “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医学专家团队王硕教授查房。

  “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医学专家团队朱正纲教授读片。

  加大科研攻关,提高技术水平。

  近日,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传来喜讯,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肾内科顺利通过2024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跻身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行列,为医院专科建设再添新助力。截至目前,医院拥有“十四五”省医学重点学科1个、省A类医学创新团队1个和省临床重点专科19个,居于全市前列。

  技术实力雄厚能够推动专科发展,专科的发展则可以带动引领其他专科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整体进步。以专业的技术夯实医疗“高原”,以专注的精神打造学科“高峰”。117年来,市二院传承百年初心,矢志服务患者,用一项项技术创新、一个个科研成果打造医疗新高地,以高水平的优质医疗服务守护着患者健康。

  紧跟科技发展,探求医疗前沿

  主刀医生在北京,患者在无锡,相隔千里,这场手术该如何开展?过去只有在科幻故事里才出现的画面,近日就在市二院的手术室里发生了。“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医学专家、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周利群教授与市二院党委书记、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冯宁翰教授合作,顺利完成了这场跨越千里的“隔空手术”,成功为患者实施了无锡首台5G+固网专线双控制台远程腔镜机器人手术,解除了患者的病痛。

  在探索前沿技术方面,泌尿外科是医院各学科勇攀医学高峰,紧跟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与泌尿外科并称为“双子星”的神经外科,在此方面也当仁不让。作为全市卫生系统首个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的专科,神经外科充分发挥神经内镜的优势,结合显微镜技术,攻克了不少复杂疑难病例。

  56岁的裴女士因右侧手脚麻木乏力一月余就医,检查发现左侧斜坡脑膜瘤,直径达4厘米,压迫脑干。由于肿瘤较大,与周围许多神经血管都关系紧密,且与脑干粘连,手术难度和风险都很大,因此被多家医院婉拒,后慕名来到市二院神经外科。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与科主任王清教授带领团队经过仔细研究,为她制定了“双镜联合”的手术方案,同时利用神经内镜和显微镜的优势,成功克服了困难,完整切除了肿瘤,并最大程度保护了脑组织。术后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一周便出院,重新恢复了正常生活。

  对于老牌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来说,探求前沿医疗技术的脚步从未停步。针对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的房颤患者,心血管内科创新开展左心耳封堵联合房颤射频消融的“一站式手术”,不仅解决了患者房颤引发的相关症状问题,还从根本上预防房颤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免除患者终身服用抗凝药的痛苦和高出血风险,受到了许多患者的欢迎。

  此外,普外科机器人辅助胃癌、结直肠癌手术,减重手术,眼科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房角镜下房角切开微创抗青光眼手术,消化内科早期食管癌、胃、结肠癌或癌前病变的内镜下诊断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胆总管取石术,皮肤科皮肤良、恶性肿瘤根治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面神经移植术及神经减压术、颞骨部分/次全切除术,肝胆胰外科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精湛的技术在患者中口口相传,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患者慕名而来,包括从加拿大、新加坡、法国甚至阿尔及利亚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都对医院高水平的医疗技术赞不绝口。

  聚焦科技创新,形成学科集群

  “手术很成功,病人的神经功能症状恢复得也很理想。”近日,“太湖人才计划”顶尖专家、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硕教授带领团队来市二院进行交流,在对一名病人进行查房和病例讨论时,对市二院的技术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患者因口齿不清、吞咽困难入院,发现脑部肿瘤。神经外科在神经内镜下为其进行了微创脑肿瘤切除术,成功完整切除了肿瘤。

  “高位嫁接”顶级医疗资源,与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和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携手,在疑难重症诊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医院医疗水平跃升和突破,打造高水平的学科集群,推动区域医疗水平提升。以19个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和8个无锡市临床重点专科为依托,医院致力于在医疗“高原”上打造更多“高峰”,从“一科强”到“一院强”,最终实现“一地强”,让广大患者“足不出锡”就能享受到顶尖医疗资源。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科研的进步,医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精研深耕,建立泌尿外科、普外科研究所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设立微生态中心病房,聘请专家辅导科研人员国自然申报标书撰写等,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最新公布的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泌尿外科科技量值居全省领先,全市第一;皮肤科、核医学科均取得全国前百的好成绩。近年来,医院获各类省市科技成果奖27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省卫健委医学引进新技术评估奖30项。

  不久前,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姜海滨报送的“不对称型保留可穿刺区域卵圆孔未闭封堵器的研制和转化”和麻醉与疼痛医学科负责人朱敏敏报送的“新型麻醉气体的应用研究”在2024年“科创无锡”“创响无锡”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再次将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推进了一大步。

  推动院校协同

  引育医学人才

  购房补助最高6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最高800万元、租房补助、专项薪酬补贴、人才津贴……近日,一条高端专技人才的招聘公告在朋友圈疯传,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市二院开出优厚待遇在全世界广揽人才,充分说明对人才的高度重视。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一流医院需要一流人才,高端医学人才是打造高水平医院、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广纳贤士的同时,医院也不断加快医学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医院加快推进“新三名”战略,加强专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步伐,重点培育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学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领军、高端人才及中青年医疗卫生拔尖人才。通过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和机制,有效提升医院医疗卫生技术、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优质服务的需求。

  去年年底,医院与江南大学共建的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获得授牌,这是市属医院设立的首个研究生工作站,对人才培养、科研技术的临床应用等都具有推动作用。医院高度重视院校合作,携手江南大学搭建高效科研平台,推动医教研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精英。

  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和普外科荣登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重点学科榜,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驶入快车道。医院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在江苏省第七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1人获评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七期第一层次培养对象,4人获评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实现了第一层次零的突破,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作为无锡市唯一一家百年名院,医院将继续秉承“普仁济世 厚德至精”的医院精神,勇攀医学高峰,勇立医改潮头,护航百姓健康,全力打造无锡卫生健康的新样板,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